关于发布《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技术目录》的通知

发表时间:2017-05-03 17:59

  各有关单位:

  根据《北京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7年重点任务分解》的要求,北京市科委与北京市水务局共同组织有关单位整理出27项技术,这些技术均较为先进成熟,已在实际工程应用,治理效果稳定、经济合理可行,具有较好示范价值。

  现将编制的《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2017版)予以发布,鼓励应用推广。

  附:《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2017年版








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

2017年版)

编写组

2017年4月

第一部分技术目录



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

技术编号

技术名称

技术内容

适用范围

推荐单位

1

厌氧氨氧化高效生物脱氮技术

厌氧氨氧化脱氮技术是国际公认的经济、高效生物脱氮技术,利用厌氧氨氧化菌的特殊生理特性,可将污水中的氨氮与亚硝氮反应生成氮气,实现氮素污染物高效去除,与传统硝化反硝化脱氮技术项目比,节省脱氮曝气电耗60%,不消耗有机碳源,脱氮污泥产量降低90%以上,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90%以上。

适用于污泥消化液、垃圾渗滤液、畜禽养殖废水、食品加工废水、制药废水、石化废水等高氨氮废水的脱氮处理。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

SMART-PFBP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技术

SMART-PFBP多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由多个罐体串联而成,罐体内填充仿水草生物填料,采用多级处理,推流式反应,逐级降解污染物,各级形成不同功能的优势菌群,充分发挥不同种类菌群间的协同作用,从而大大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适用于农村、居民小区、社区、医院、宾馆、学校、部队营房、别墅区等生活污水。

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3

VFL垂直流迷宫工艺

VFL工艺在厌氧区和缺氧区采用垂直流迷宫式结构,从结构上大大延长了厌氧区和缺氧区的流程,消除回流活性污泥对厌氧区和缺氧区的不利影响,并大幅度地提高其脱氮效率,同时有利于除磷,控制和适应厌氧区、缺氧区对碳源的利用,提高脱氮除磷的效果。该工艺可实现有机污泥近零排放、污水污泥同步处理、具有应对进水水质变化灵活调整运行参数,保障系统的强抗冲击负荷能力。

适用于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村镇集中型生活污水处理、小区楼宇生活污水处理等领域。

北京中斯水灵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4

强化低耗型UCT污水处理技术

强化型UCT技术是耦合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通过厌氧单元进行释磷与氨化,缺氧单元进行反硝化脱氮,好氧池用来去除有机物、彻底硝化和吸磷,达到污水深度净化处理的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在好氧单元配置高密度硬质填料,实现微生物富集,强化系统硝化功能;通过气提大比例回流实现污泥输送至缺氧单元,以及缺氧单元混合液部分回流至厌氧单元,减省动力消耗和设备投资,有效保障系统对有机污染物和氮磷的高效去除。

适用于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村镇集中型生活污水处理、分散工业点源污水处理、餐饮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水处理等领域。

中国通用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5

强化AO耦合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技术

强化AO耦合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技术即通过增强型AO和循环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实现污水深度净化处理的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在曝气池配置硬质生物填料,提高系统微生物浓度,实现有机物高效去除和氨氮彻底硝化,通过回流至厌氧池实现反硝化。出水进入新型循环生物滤池,通过优化工艺控制,实现系统对氮磷的深度净化去除,保障系统出水水质稳定达标。

适用于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村镇集中型生活污水处理、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等领域。

中国通用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6

好氧厌氧反复耦合(rCAA)污泥减量化污水处理技术

“好氧-厌氧反复耦合污泥减量污水处理技术”(rCAA技术)是在污水处理装置内添加自主研发的结构可控的多孔微生物载体,通过微生物种群设计和控制技术,将微生物停留与水力停留时间分离、提高反应器内生物量,保证生物反应速率,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并通过微生物死亡及溶胞环境的强化等在污水净化的同时实现剩余污泥的原位减量化。

适用于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治理、村镇生活污水治理、旅游景区、农家乐河湖治理、市政污水处理等领域。

北京首创清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7

智能一体化污水净化系统(CWT)

污水进入预处理池进行预沉降,出水经过格栅截留污水中的悬浮污染物后进入调节池,再经调节池提升泵提升到生化池进行生化处理。生化池分为缺氧区、好氧区和MBR区。抽吸泵自膜池抽吸出水,经加药消毒后达标排放。膜处理单元的回流污泥通过污泥回流泵回流到缺氧区,剩余污泥通过膜区回流泵定期排出,预处理池沉淀污泥定期清掏。

适用于河道排污口的污水处理、城乡结合部的污水处理、农村、养殖场等分散性点源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

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

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是通过向被污染的水体中投加磁种介质,在絮凝剂和助凝剂的作用下,水体中的悬浮物形成以磁种为的微磁絮团,微磁絮团在通过超磁分离机时被磁盘所捕获,快速实现泥水分离,从而达到对水体的净化处理。

主要适用于河道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治理;市政污水的一级强化及应急处理;煤炭行业矿井水处理;油田采出水处理;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等。

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

建筑垃圾再生填料生化技术

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后的骨料作为一种载体治理水体污染的方法,基于建筑垃圾表面的高效生物膜对污染物的降解。本技术具有除污染效率高、速度快的优点,解决了建筑垃圾出路少的问题,开辟建筑垃圾和水体污染两个领域治理措施并将其做出有效结合,为我国传统污水环境旧工艺技术改造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后的利用开辟了新的方向。实现变废为宝、以废治废的循环经济理念,减少天然填料资源的浪费。

适用河道和湖泊水质净化,河湖护坡生态修复,海绵城市,雨洪利用,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及污水厂升级改造等环保基础建设。

北京荣蒂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10

曝气生物流化池

ABFT

曝气生物流化池内有上下拦截网将载体限制在载体区,并利用好氧及厌氧微生物的高效固定化技术附着于载体上,进行好氧及厌氧反应,通过硝化及反硝化作用对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去除。该技术先进、占地小、建设成本低、运行管理简单,抗冲击能力强。可在进水的情况下进行系统维护及检修。

应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微污染源水原位修复、城镇污水及二级出水回用等污水处理工程中

兰州捷晖生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11

农业种植面源污染减排集成技术

产前生物熏蒸辣根素土壤消毒、棚室表面消毒、培育无病虫壮苗和测土配方施肥;产中采用环境友好型肥料替代、化肥有机替代、科学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新型农药替代和高效施药机;产后植株残体集中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适用于华北平原种植业

北京市土肥工作站

12

循环生物滤池技术

(WRBF)

循环生物滤池是在传统的生物滴滤池的基础上升级改造而成。该技术充分利用生物膜的优势,优化工艺流程,仅通过一台循环提升泵,在满足均匀布水的同时实现2~6倍水力自补偿式回流,使技术具备极强的抗水质水量冲击的能力;在自然负氧的条件下,滤料层不同深度区域形成厌氧、缺氧、好氧的生化环境,实现出水水质的稳定达标。

适用于农村地区、高速公路服务区、高尔夫球场、民俗旅游区等远离市政管网的分散生活污水处理。

尚川(北京)水务有限公司

13

高效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HBOCP

高效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是生物膜法的一种。该技术在传统的接触氧化工艺上,利用双污泥系统,实现活性污泥与生物膜的高效协同工作,同时优化反应池设计,强化气、液、固三相交换,提高传质效率,从而极大地增强反应池的生化反应速率,确保各类污染物的高去除率;同时利用自主研发的仪表监测生物活性及曝气系统效率,保证工艺在低能耗下高效稳定运行。

适用于城镇、城乡结合部、农村等集中生活污水的处理,同时一体化设备也适用于各种分散污水的处理。

尚川(北京)水务有限公司

14

-湿地系统水质改善及生态修复技术

该技术是融合传统潜流湿地、表流湿地、生态塘、景观水体结构功能于一体兼具水质净化生态修复功能的生态工程集成技术,北方低温地区越冬运行、淤堵、高效脱氮除磷大流量低能耗水体循环、大型水体藻华防控、生态景观构建等方面形成独特优势

适用于河湖水质水生态改善、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净化、农村小型生活污水处理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15

复合管式超滤膜污水处理技术

管式超滤膜采用了独特的复合结构,分为支撑材料和表膜材料。支撑材料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末(UHMW-PE)烧结成管,表膜材料使用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亲水性好,耐酸碱、氧化,易于成膜。 待处理的原水通过补水泵加压后进入膜组件过滤,原水中粒径大于膜孔径的物质如大分子有机物、胶体、悬浮物、菌类等杂质被超滤膜截留,水和小溶质颗粒透过超滤膜形成达标水。

适用于生活污水、水产养殖废水、禽兽养殖污水、垃圾渗滤污水、油水分离、炼钢冶金废水、洗车废水、被菌类污染的明胶处理等领域。

天泽阳光(北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16

高效生物转盘技术

高效生物转盘技术由初沉池、高效生物转盘、二沉池和无动力生化过滤组成,是一种适用于小型、中型生活污水处理的技术。高效生物转盘采用进口专利技术,可以实现营养物质(N/P)的去除,凭借高效率的流量管理与均衡扩散生物负荷的理念从而确保达到最优的工艺效果,同样具有无可比拟的工艺稳定性。

适用于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村镇集中型生活污水处理等领域。

北京实益拓展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17

雨水高效生态絮凝沉淀处理系统

针对初期雨水、污水处理厂尾水、河道水体,采用高效生态絮凝剂进行高效反应,该高效絮凝剂天然矿物质为主要原料,中性、无机、属于本质安全性絮凝剂,天然矿物质具有多孔质,高吸着性,产生的絮凝物迅速结块结块并与清水分离,集中处理后,水质达标排放达到地表IV类水质要求。

适用于雨水、初期雨水的处理、深度处理、回用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提标排放、河道原位深度等。

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8

渗透排放一体化系统

与传统的城区雨水直接排放不同,渗透排水一体化系统通过渗透井、渗透管、渗透渠等设施,经过特殊的设计计算,利用管道自身的储水能力,蓄积初期雨水,从源头控制雨水。可有效削减洪峰流量,减少排放量,延缓洪峰出现的时间,减轻现有排水管网的排水排水压力,减小排水管网投资费用,有效的降低雨水的面源污染;补充了地下水,维持自然水文循环和修复生态环境,提高土壤的含水率和空气湿度。

适用于雨水排水系统源头排放、收集、入渗等。

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9

AO+MBR工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出水可以达到“北京地标B级排放标准”,也可达到“城市杂用水标准”用于绿化,设备采用AO+MBR工艺,采用生物处理+物理过滤的方法大幅度降低污水中有机物含量,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稳定。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主要适用于中小型生活污水以及农村污水处理。

北京博大水务有限公司

20

模块智能型一体化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模块智能型一体化生活污水高效处理设备,不受处理规模和标高限制,可多模块进行组合,主要针对城镇生活污水、景观用水、中水;分散式生活污水、养殖废水、黑臭水、景观用水、中水、地表水进行有效处理。污水处理工艺依据进水标准主要采用活性污泥和多级生物接触氧化等技术。建设形式可分为地埋式和地上景观式。

尚未纳入市政管网覆盖范围或排水管网系统分散地区的农村、小城镇、旅游风景点、度假村、疗养院等区域。

北京志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21

新型装配式人工湿地系统及其填料

新型装配式人工湿地系统及其填料装置,旨在将框架结构组合填料替代人工湿地土壤基石,解决基石量大、劳动强度高、污水处理效果不稳定等问题。节省工程量1/3以上;孔隙率比颗粒填料提高了60-70%;提高水力传导系数2倍以上。不但具备了高效脱氮除磷能力,而且提高了污水处理抗冲击和有机物降解能力。

尚未纳入市政管网覆盖范围或排水管网系统分散地区的农村、小城镇、旅游风景点、度假村、疗养院等区域。

北京志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22

FMBR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FMBR技术是对传统MBR技术的全面提升,其通过创建兼氧环境,利用微生物共生原理,使微生物形成食物链,实现有机废水中的CNP在同一单元同步去除;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污水处理设施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自动报警,独创的“远程监控+流动4S站”管理模式,在无人值守条件下,实现污水处理设施的高效、精确管理。

适于城市黑臭水体、镇村污水,高速服务区、景区等不便接入管网的分散污水,印染、食品等有机工业废水治理

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23

低能耗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集成技术及装备

首先通过厌氧反应将高浓度COD进行降解,厌氧的产水进入MBR系统;MBR系统包括硝化反硝化和超滤两个单元,硝化反硝化反应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氨氮和总氮,并进一步降低COD,超滤单元类似于二沉池,通过膜的截留作用实现泥水分离,提高前端硝化反硝化污泥浓度,并给后端膜深度处理系统提供良好的进水条件;超滤产水再进入后端NFRO膜深度处理系统,利用不同孔径的膜对COD等污染物进行再截留,而水可以透过膜形成最终的能满足排放标准或回用的产品水。

本技术适用于垃圾转运站、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餐厨垃圾及污泥等固废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及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有效处理。

北京洁绿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4

磁性树脂污水深度脱氮技术

磁性树脂是一类具有活性功能基团的吸附剂,它能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对TN、色度等污染物进行高选择性快速去除,对生化出水TN去除率30-80%、色度的去除率40-70%,具有耐寒、能耗、投资省、运行成本低、水资源回收率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实现了污水的深度脱氮处理及回用。

适用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深度脱氮处理

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南京大学

25

大功率板式臭氧发生器及其污水深度处理技术

该成果由气源系统、臭氧发生系统、电源控制系统、自动监测保护系统和气水混合系统等组成,以高频谐振节能电源、微间隙放电单元、阵列式结构及网络化控制为特色,具有臭氧浓度高、能耗低、体积小、组合方便、运行可靠等特点。与传统的管式臭氧发生器相比,体积缩小了70%以上,设备成本降低20%以上,耗电量降低25%-30%,极大的降低了企业应用臭氧技术的成本。可实现脱色、消毒、除味、降低COD等多项水质指标的一次性治理,解决了各类工业企业的污水深度处理及水质达标排放问题。

饮用水深度处理、污水处理黑臭水体治理臭气氧化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预处理难降解污水深度净化杀菌消毒等领域

北京科慧德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26

水质在线生物安全预警系统

BEWs

水质在线生物安全预警系统(BEWs)基于水生生物回避行为反应与污染物毒性存在较好剂量-反应关系,通过低压高频电信号传感器技术连续实时监测生物运动行为变化,结合生物毒性数据模型、环境胁迫阈值模型、生物毒性行为解析模型对水质变化进行智能监测预警,迅速判断污染爆发时间和污染物综合毒性,实现水质定点多向、实时连续、远程水质监控预警。

适用于用于江河湖泊、饮用水源、自来水厂、排污企业、养殖库区等的水质监控预警领域。

中科水质(无锡)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27

水质重点防控污染物自动监测技术

将常规实验室手工水质监测的化学方法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实现了测定过程的全自动化。在测定完成后把数据收集并上传至相关平台或网络,为环保及环保执法提供依据。

用于工业废水、城镇污水、企业排污口、城市污水处理工厂进出口、江河湖泊水质监测以及污水治理设施控制装置。

广州市怡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部分技术介绍



技术编号   1

技术名称

厌氧氨氧化高效生物脱氮技术

技术依托单位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适用范围

适用于高氨氮废水的生物脱氮,如污泥消化液、畜禽养殖废水、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化肥生产废水、制药废水及酿酒行业等生产废水,尤其适用于高氨氮低C/N比废水处理。

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厌氧氨氧化是指在厌氧条件下,厌氧氨氧化菌直接以为NH4+电子供体,以NO3-NO2-为电子受体,将NH4+NO3-NO2-转变成N2的生物氧化过程。较传统脱氮技术相比,不需投加碳源,可节省曝气电耗60%、减少占地30%、节省建设费30%、节省运行费40%、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90%以上,是高氨氮废水处理的革命性替代技术。该高氨氮废水处理工艺的核心工艺为厌氧氨氧化技术,同时耦合短程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厌氧产甲烷等技术。

二、工艺流程

该技术的核心工艺为厌氧氨氧化工艺,根据进水有机物的浓度及排放标准要求可优化厌氧氨氧化单元之前的预处理单元与之后的深度处理单元。预处理单元主要去除进水中的CODSS等污染物或回收进水中蕴含的能源及物质,进水中高浓度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可采用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去除,进水中的SS可采用沉淀工艺去除。经过厌氧氨氧化处理后,部分指标不能达到排放标准,需要通过深度处理单元进行去除,可采用曝气生物滤池、高级氧化、纳滤、反渗透等工艺。

三、关键技术

短程硝化稳定控制技术

菌种生产性富集和培养技术

功能微生物群落变化定向调控技术

厌氧氨氧化工艺快速启动技术

多种生化反应速率精确调控技术

溶解氧与pH精确监测和控制技术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该技术充分发挥厌氧氨氧化工艺高效脱氮的特点,在生物处理系统中培养、富集短程硝化菌与厌氧氨氧化菌,在不投加外碳源的基础上,TN去除率>85%,降低曝气能耗。

技术来源和知识产权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从2006年开始从事厌氧氨氧化技术研发,是我国最早从事厌氧氨氧化技术研发的企业,历经十余年的研发与应用研究,厌氧氨氧化关键技术研究和技术应用均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包括:成功实现了生产性规模的厌氧氨氧化菌富集和纯化,开发了“颗粒污泥”与“生物膜”厌氧氨氧化菌培育技术,厌氧氨氧化菌纯度达到90%以上;厌氧氨氧化工艺系统总氮去除率稳定达到85%以上,氨氮去除率95%以上,总氮去除负荷最高达10kg/m3·d;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启动时间缩短至3个月(原厌氧氨氧化工艺启动需2-3年)。北京城市排水集团在上述领域的科研与应用研究,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获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2012年获北京市水利学会“水务特等奖”,2014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示范应用情况

2013年北京城市排水集团将自主研发的厌氧氨氧化技术应用于北京市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污泥消化液处理,建成了国内第一个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厌氧氨氧化菌工程项目,工程设计规模500 m3/d

2014年建设并运行了国内第一个厌氧氨氧化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2015年建设总设计处理规模16400 m3/d的污泥消化液厌氧氨氧化处理工程,是世界上总体量最大的厌氧氨氧化处理污泥消化液工程,项目全部调试启动后,将进一步加快我国污水厌氧氨氧化脱氮技术的发展步伐,推动我国污水处理脱氮技术全面革新。

典型案例

湖北垃圾渗滤液厌氧氨氧化工程于2014年建设,2015年调试启动并正式运行,无外加碳源,降低曝气能耗30%以上,是国内第一座垃圾渗滤液厌氧氨氧化工程。工程投产削减垃圾填埋场污染物排放总量,为改善丹江口地区重点流域的水体环境做出贡献。

地址:湖北省十堰市柏林镇西部垃圾填埋场

联系人:杨岸明,电话:010-67778815

技术推广前景

“十二五”开始氨氮成为国家限制性的排放指标。传统硝化与反硝化工艺处理高氨氮工业废水,存在建设和运行费用高、易产生二次污染等弊端。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技术和成套化设备的开发,为高氨氮工业废水的处理提供了新途径,建设和运行费用可分别降低20%35%以上。这一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现有的污水脱氮工艺,为削减北京市及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改善重点流域的水体环境提供技术保障。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人:韩晓宇

    话:010-67778815

    真:010-67770881

E-mail:anmyang@sina.com

    址: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路甲1号

    编:100124

技术编号   2

技术名称

SMART-PFBP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技术

技术依托单位

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

适用于农村、居民小区、社区、医院、宾馆、学校、部队营房、别墅区等生活污水。

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SMART-PFBP多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由多个罐体串联而成,罐体内填充仿水草生物填料,采用多级处理,推流式反应,逐级降解污染物,各级形成不同功能的优势菌群,充分发挥不同种类菌群间的协同作用,从而大大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二、工艺流程

来自化粪池的生活污水由排水系统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站的格栅井,经人工格栅去除较大的悬浮物及颗粒杂质后进入调节池,进行水量水质调节,再由提升泵送至第1处理单元内,依次流经第2处理单元、第N处理单元。在处理单元内,通过生物填料上面的厌氧、缺氧、好氧微生物等的生化反应,在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同时,实现同步硝化和反硝化,达到脱氮除磷的目的通过级生化处理后的水进入澄清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当出水要求达到一级A标准或是更高标准时,增加生化处理单元,进而增大水停留时间,达到进一步降低污染物的目的。同时,在澄清沉淀池设置石英砂过滤器沉淀池上清液经自吸泵输送到石英砂过滤器进一步除掉悬浮物等污染指标,从石英砂过滤器出来的清水经紫外消毒仪处理后达标排放。通过上述处理单元,出水可稳定达标排放。

由人工格栅截留下的杂物定期清掏外运,澄清池底部的污泥用污泥泵排到污泥池,污泥池中的上清液自动回流到调节池,底部污泥厌氧消化后浓缩,定期抽吸外运。

三、关键技术

活塞流生物膜技术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SMART-PFBP多级生物接触氧化技术,由多个玻璃钢罐体串联而成,便于运输。罐体内填充仿水草生物填料,比表面积高达6500m2/m3,具有吸附能力极强挂膜快、生物膜发育良好的特性。设备分级串联,通过逐级降解污染物,从而大大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出水主要指标达到一级B一级A或更高标准。该技术曝气风机采用间歇运行的方式,罐体内好氧、缺氧、厌氧交替进行,即提高了污水处理效果,又降低了能耗,吨水电耗约0.4度。

技术来源和知识产权

本技术为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先后申请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1)《村镇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专利号:ZL201410128815.8

2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专利号:ZL201521066620.1

3   一种新型多级生物接触氧化地埋设备》,专利号:ZL201521091513.4

4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专利号:ZL20152 1080569.X

5一体化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专利号:ZL201520095298.9

6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专利号:ZL201521066644.7

7)《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与控制方法》,专利号: 201610966075.4

示范应用情况

序号

项目名称

总规模(m3/d

数量

运行
时间

运行
效果

出水
标准

1

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姚辛庄农村污水处理项目

250

1

1

达标

北京市地标B

2

贵州省习水县第一中学生活污水处理项目

400

1

1

达标

一级A

3

吉林省和龙市农村污水处理试点打包项目

228

15

0.5

达标

一级B

4

吉林省长春市黑臭水体杨家公园试点项目

500

1

0.5

达标

一级A

典型案例

北京姚辛庄村污水处理项目是首都副中心村级治污第一完成项目,位于通州区马驹桥镇姚辛庄村,服务人口2435处理水量250/,项目占地220平米,由北京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移交(BOT特许经营年限15年,工程总投资200万元,折合吨水投资8000元。工艺采用SMART-PFBP多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出水水质执行北京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B标。该项目2016115日建设完成,项目运行至今一直达标排放。

项目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姚辛庄村

联系人:魏维利,电话:18310231036

技术推广前景

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北京、四川、贵州、重庆、湖南、福建等地实际应用,设备出水执行一级B、一级A、北京市地标B不等。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实现无人值守,运行成本低,获得客户一致好评。目前,经过研发团队不断的技术改进与创新,该技术愈加成熟、稳定。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发展农村污水以及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该技术在以上两项工作中,将有大量的应用,预计到2020年,至少将有600多个农村污水或者黑臭水体点源治理项目应用该技术。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北京市桑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人:魏维利

    话:18310231036

    真:60503674

E-mail18310231036@163.com

    址: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环宇路3号桑德集团

    编:101102

技术编号   3

技术名称

VFL垂直流迷宫技术

技术依托单位

北京中斯水灵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中小城镇、乡镇、村庄、钻井平台、景区、度假村、高速公路服务区、火车站、汽车站、码头等生活污水处理,屠宰废水、养殖废水、食品废水、酿酒废水、印染废水等行业废水处理。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适用处理规模为900~100立方米/天,混凝土式污水处理厂适用处理规模为100立方米~50000立方米/天。

主要技术指标和参数

一、基本原理

VFL技术结合了ICABRUSSB反应器的特点,是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其结构比IC简单,负荷比ABR高。VFL技术不是简单地将厌氧、缺氧、好氧相结合,而是从池型结构和运行管理不断进行优化,为污水处理所需要的微生物创造出最有利的生理活动环境,驯化出新型特种微生物群落,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1-厌氧、缺氧区-垂直迷流宫结构;2-好氧区;3-沉淀区;4-内部循环;

5-污泥回流;   6-管式微孔曝气器; 7-排水槽

VFL工艺示意图

1)厌氧缺氧区结构上采用垂直流迷宫式结构,多个向下流和向上流污泥床间隔串联。其中向上流的分格内,向上流速使污泥形成悬浮污泥床,少部分污泥随水流入下一格,大部分污泥留在该格内,这一结构使厌氧缺氧区内保持高的污泥浓度7000-8000mg/L。同时,该结构在相同池容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延长了厌氧缺氧区的流程,避免了污水在反应池中发生短流,使污水与微生物充分接触混合,延长有效反应时间,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和抗冲击能力。

2)系统设置了不同于传统A2O工艺的混合液和污泥回流,反应流程如下:

VFL组合池反应流程图

沉淀区泥斗内的活性污泥一部分回流到缺氧区前端,这部分污泥带有溶解氧,同样由于垂直流结构的特点,水流至缺氧区第二、三格,溶解氧浓度迅速下降,反硝化在较长的缺氧流程中进行非常彻底,并可充分利用污水中的碳源(BOD5),其反硝化速率远远高于依靠内源呼吸作用进行的反硝化。

VFL工艺具有独特的污泥循环路线。沉淀区泥斗内活性污泥一部分用于反硝化,另一部分回流到好氧区,好氧区混合液排入污泥区,再溢流至厌氧区这种流动使污泥能够保持活性。污泥在好氧区处于低负荷的完全混合式反应区,微生物处于活性较低的状态,进入污泥池后逐渐进入内源呼吸状态,在自代谢的过程中实现污泥减量化。

二、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如下:

三、关键技术

(一)厌氧缺氧区的垂直流迷宫技术

(二)微孔曝气(膜式扩散器)技术

(三)气提回流技术

、水污染防治效果

VFL技术的出水可稳定达到北京市地标《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890-2012B标准(COD30mg/LNH3-N1.5mg/LTN15mg/LTP0.3mg/LSS5mg/L)。

技术来源和知识产权

本技术为北京中斯水灵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引进欧洲VFL公司技术。自从2013年该技术引进中国,已陆续建成泉州苏坑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20/天)、北京昌平区北流村污水处理站(500/天)、安徽坝镇污水处理厂(1000/天)、湖州童装产业园废水处理厂(15000/天)等17个污水处理工程。所有项目从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到运营阶段,均由我公司独立完成,已完全实现国产化。

VFL技术已获得在国际上获得多项专利,获得专利号EP1919833的专利保护。VFL技术先后获得的多项国际专利及认证分别为:

(一)欧盟专利,专利号EP1919833

(二)国际专利,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号WO2012/154135 A1EP2707334A1

(三)澳大利亚专利,专利号5067-2005

(四)德国 PIA认证,德国DIBT认证,法国VEOLIA认证。

示范应用情况

2013年至今,VFL技术在北京、安徽、福建、湖南、湖北等省市共建成17个污水处理工程,在建42个污水处理工程,主要建设工程运用名录如下表所示

序号

建设时间

项目名称

规模

出水标准

1

2013年

泉州苏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20吨/天

国家一级A标准

2

2013年

泉州魁园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15吨/天

国家一级A标准

3

2013年

昆钢养生敬老中心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备

30吨/天

国家一级A标准

4

2014年

昌平区流村镇北流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500吨/天

DB11/307-2013表1的B标准

5

2014年

昌平区流村镇王峪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200吨/天

DB11/890-2012 B标准

6

2015年

小汤山农业高科技示范园住宅小区未建工程中水处理站单项工程

300吨/天

DB11/890-2012 B标准

7

2015年

安徽省坝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1000吨/天

优于国家一级A标准

8

2015年

长沙临湘市羊楼司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工程

2500吨/天

国家一级B标准

9

2015年

南北沙河、温榆河排污口治理600/1500/2000吨/天等3个项目

4100吨/天

DB11/890-2012 B标准

10

2016年

湖州吴兴童装配套产业园污水处理工程

15000吨/天

国家一级A标准

11

2016年

湖州吴兴区塘红村污水处理站

250吨/天

国家一级A标准

12

2016年

长沙市宁乡县煤炭坝镇污水处理工程

2000吨/天

国家一级A标准

13

2016年

福建省尤溪县污水处理工程

1500吨/天

国家一级B标准

14

2016年

北控湖北省耒阳污水处理工程

2000吨/天

国家一级B标准

15

2016年

通州区宋庄镇沟渠庄村污水处理工程

420吨/天

DB11/890-2012 B标准

16

2017年

昌平十三陵污水处理项目(200/400/400/400吨/天等4个项目)

1400吨/天

DB11/890-2012 B标准

17

2017年

福建福鼎污水处理项目(3000/4000/5000吨/天3个项目)

12000吨/天

国家一级B标准

18

2017年

通州西集镇等乡镇级污水处理项目

共8000吨/天

DB11/890-2012 B标准

19

2017年

昌平区2016年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工程

共1965吨/天

DB11/307-2013表1的A标准

20

2017年

宋庄镇黑臭水体综合治理工程污水处理项目

共2635吨/天

DB11/307-2013表1的A标准

典型案例

工程名称: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北流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工程500m3/d

项目来源:北京市昌平区水务局

项目实施:本工程20144月开工建设,于20147月建成并投入运行,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化粪池提升泵井、VFL组合池等的土建工程、安装工程及设备采购,工程占地面积为480m2

技术经济指标:工程总投资为630万元,资金来源为政府投资工程运用成本为0.8元。(包括人工费、电费及药剂费)

实施效果出水可稳定达到北京市地标《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890-2012B标准(COD30mg/LNH3-N1.5mg/LTN15mg/LTP0.3mg/LSS5mg/L,工程的实施保障了北流村生活污水的达标排放改善了当地水环境。

工程地点:北京市昌平区流村镇北流村

联系人:   黄赟芳

联系电话: 010-53350389 /13426469669

技术推广前景

中斯水灵成立于20137月,VFL技术的运用于污水处理厂站建设的规模,从2014年的700/天、2015年的7900/天,2016年的21170/天发展到目前(20173月)在建26000/天,VFL技术在国内的运用呈现了一种逐年翻倍的增长趋势。当前我国尚有4万个乡镇、68万个行政村的污水处理率只有28%8%,空白市场潜力巨大;且已完成的村镇污水处理工程,75%以上执行的是一级B排放标准,在2020年前,污水处理改造升级市场潜力巨大。我司将以北京为大本营,各区域后期通过PPPEPCBOT等多种模式与政府和大型国企(北控水务、中环保水务、中节能水务发展等)实现区域业务拓展,预计到2020年,VFL技术在国内的年工程建设规模将达到15万吨/日以上,实现污水处理总规模达到45万吨/日。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北京中斯水灵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人:黄赟芳

  话:010-53350389 /010-53350395

  真:010-82102615

E—mail: huangyunfang@vfltec.com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6号中电信息大厦4层

邮编:100081

技术编号   4

技术名称

强化低耗型UCT污水处理技术与装备

技术依托单位

中国通用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

适用村镇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分散工业点源污水处理、餐饮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水处理等领域。

技术内容

、基本原理

强化低耗型UCT技术集成装备通过耦合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实现高效脱氮除磷和稳定运行。其中厌氧单元对污水和回流污泥混合液进行释磷和降解低分子有机物;缺氧单元有机物为碳源,利用混合液回流带入的硝酸盐进行反硝化脱氮;好氧单元实现有机污染物高效去除,进行硝化反应和磷的过量吸收;最后通过沉淀池泥水分离,将富磷污泥排出处理系统,从而实现高效脱氮除磷。可以实现系统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北京市地方标准《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相关要求。

、工艺流程

设备主体由预处理、厌氧、缺氧、好氧等基本单元串联组成,通过气提回流实现污泥和硝化液自回流。污水经预处理单元后进入厌氧单元混合回流污泥进行磷的释放和降解混合液重低分子有机物;出水进入缺氧单元以有机物为碳源,利用混合液回流带入的硝酸盐进行反硝化脱氮;进入好氧单元后,进一步去除有机污染物,进行硝化反应和磷的过量吸收;通过沉淀池实现泥水分离,富磷污泥通过排除剩余污泥方式去除,实现系统稳定脱氮除磷目的,

、关键技术

1、微生物高密度富集技术,通过在好氧单元配置高密度硬质填料,实现微生物富集,强化系统硝化功能。

2、气提大比例回流技术,实现污泥和硝化液自回流,同时减省其他工艺常用的水下推流搅拌器、回流泵及刮吸泥机等装备,可最大限度节约占地。

3、污水稳定达标技术,通过耦合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耦合工艺,使系统兼具两大主流工艺优点,确保系统运行稳定达标。

、水污染防治效果

本技术已作为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农村治污试点项目示范并推广应用,建成后运行稳定,实现了对氮磷和有机物的稳定高效去除,出水水质满足北京市地方标准《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B排放限值要求,能够有效解决分散点源污水直排问题。

技术来源和知识产权

1、本技术为中国通用机械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技术,先后获得国家专利2项,分别为:

1)新型污水净化装置,ZL 201520030968.9;

2)一种肉食加工企业排放污水的深度处理系统,ZL 201410825327.2

2、依托本技术核心成果,荣获2016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编号1606090)。

3、本技术依托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7年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重点区域农村污水治理关键技术与装备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研究成果(D17110900080000)

示范应用情况

目前该技术已在北京市昌平区延寿镇、顺义区龙湾屯镇和大兴区魏善庄镇等40余项村庄污水治理项目中应用,污水处理规模1.2m3/d,出水水质稳定达到《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B排放限值要求,下一步将随着中国通用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市场开拓,将逐步将技术推广到门头沟区、大兴区黄村镇等区,用于解决分散点源污水直排造成的水质恶化问题,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

典型案例

为解决北京城市副中心分散点源污水直排问题,结合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农村治污试点项目和北京市科委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重点区域农村污水治理关键技术与装备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D17110900080000),选取通州区马驹桥镇以PPP方式投资建设污水处理站1座,设计规模1500m3/d,工程总投资为600万元,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MBBR池等,占地面积为680 m2。出水水质满足《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B排放限值要求,水处理成本仅为0.68元/m3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南小营污水处理站

联系人:田彩云,电话:15810386532。

技术推广前景

强化低耗型UCT污水处理技术与装备解决了突破小型化设施脱氮除磷工艺难点,作为高效低耗、低成本、易维护的分散性点源污水处理技术,同时制定了标准化、系列化的工艺设计和装备,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目前,中国通用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已在北京市通州区、大兴区顺义区、朝阳区等区拥有一批农镇污水治理项目,中国通用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将紧密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村庄污水治理工作目标要求,加快全国市场布局,目前已经在云南省、河北省、四川省和山东等省市稳步推进。2016年,全国村镇污水治理领域形成420亿元投资,据市场预测,全国60万个行政村,按照其中1/3即20万个行政村迫切需要治理,每个行政村治理需要100万元,将形成超过2000亿元市场,村镇污水治理具备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国通用机械工程有限公司依托中央企业背景,将加大农村治污领域布局,加快形成百亿规模的村镇污水治理投资。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中国通用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联系人:韩菲

电话:18600575086

传真:01083132001

E-mail:hfgme5d@163.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太平街甲2号

邮编:100050

技术编号   5

技术名称

强化AO耦合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技术与装备

技术依托单位

中国通用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

适用山区型村镇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小型分散工业点源污水处理、餐饮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水处理等领域。

技术内容

、基本原理

强化AO耦合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技术集成装备通过强化AO实现氨氮和有机物的高效去除,A段缺氧单元对进水和好氧单元回流内循环混合液进行反硝化脱氮,由内置高密度填料的好氧单元完成有机物完全降解,硝化和吸磷;出水经生物滤池循环处理,从而达到污水深度处理,获得高品质出水且稳定达标排放。

、工艺流程

设备主体由预处理、缺氧、好氧和循环生物滤池等基本单元串联组成,通过硝化液回流至缺氧单元混合原污水后同步反硝化脱氮;混合液进入好氧单元,内配高密度生物填料,实现微生物高效富集,对剩余有机物进水降解,硝化和去除磷;出水进入生物滤池循环反复,针对参与痕量有机物和氮磷进行深度处理,实现系统稳定脱氮除磷,

、关键技术

1、好氧单元微生物富集:采取弹性立体填料,其弹性丝能剪切水中气泡,提高氧气利用效能;

2、稳定达标运行:通过AO单元最大限度降低有机物和氮磷污染物,耦合循环生物滤池作为稳定达标运行保障,组合工艺兼具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处理技术,可实现节约占地同时稳定达标运行。

、水污染防治效果

本技术已作为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农村治污试点项目示范并推广应用,工程运行稳定,实现了对氮磷和有机物的稳定高效去除,出水水质满足北京市地方标准《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B排放限值要求,能够有效解决分散点源污水直排问题。

本技术主要服务于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的“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实行农村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到2020年,新增完成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13万个”等目标要求。

技术来源和知识产权

1、本技术为中国通用机械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技术,先后获得国家专利2项,分别为:

1)一种污水生化处理设备,ZL 201520030964.0

2)一种工业含油废水的处理系统,ZL 201510078086.4

2、依托本技术核心成果,荣获2016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编号1606090)

3、本技术依托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2017年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重点区域农村污水治理关键技术与装备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研究成果(D17110900080000)

示范应用情况

目前该技术已在北京市通州区、大兴区城乡结合部农村治污试点项目、昌平区延寿镇、顺义区龙湾屯镇和大兴区魏善庄镇等20余项村庄污水治理项目中应用,出水水质稳定达到《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B排放限值要求,下一步将随着中国通用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市场开拓,将逐步将技术推广到门头沟区、房山区等山区分散点源污水治理项目,解决山区型分散点源污水处理问题,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

典型案例

为解决昌平区十三陵地区分散点源污水直排问题,选取昌平区延寿镇辛庄村投资建设污水处理站1座,设计规模80m3/d,工程总投资为35万元,主要工程内容包括:预处理单元、强化AO生物单元、循环生物滤池等内容,占地面积为45 m2。出水水质满足《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B排放限值要求,水处理成本仅为0.6元/m3

地址:北京是延寿镇辛庄村污水处理站

联系人:陈鑫,电话:15201232622

技术推广前景

强化AO耦合循环生物滤池污水处理技术与装备解决了山区型场地有限,对出水水质要求高等难题,通过AO生物处理单元实现了氮磷和有机物的高效去除,耦合循环生物滤池解决了污水稳定达标运行问题。同时突破小型化设施脱氮除磷工艺难点,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目前,中国通用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已在北京市昌平区、顺义区门头沟区等区拥有一批村庄污水治理项目,中国通用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将进一步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村庄污水治理工作目标要求,同时加快全国市场布局,目前已经在云南省、河北省、四川省和山东等省市稳步推进。2016年,全国村镇污水治理领域形成420亿元投资,据市场预测,全国60万个行政村,按照其中1/3即20万个行政村迫切需要治理,每个行政村治理需要100万元,将形成超过2000亿元市场,村镇污水治理具备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国通用机械工程有限公司依托中央企业背景,将加大农村治污领域布局,加快形成百亿规模的村镇污水治理投资。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中国通用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联系人:韩菲

电话:18600575086

传真:01083132001

E-mail:hfgme5d@163.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太平街甲2号

邮编:100050

技术编号   6

技术名称

好氧厌氧反复耦合污泥减量化技术(rCAA

技术依托单位

北京首创清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

本技术适用于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治理、村镇生活污水治理及旅游景区、农家乐等分散型污水处理、河湖治理、市政污水处理等领域。采用此污水处理技术出水水质可以稳定达到北京市和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好氧-厌氧反复耦合污泥减量污水处理技术rCAA技术)是在污水处理装置内添加自主研发的结构可控的多孔微生物载体,通过微生物种群设计和控制技术,将微生物停留与水力停留时间分离、提高反应器内生物量,保证生物反应速率,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并通过微生物死亡及溶胞环境的强化等在污水净化的同时实现剩余污泥的原位减量化。

二、工艺流程

进水中的有机物首先进入好氧区,好氧污泥利用这些有机物进行代谢并生成新的增殖污泥,这部分污泥随水流作用进入下游的厌氧区;在厌氧区,好氧污泥由于环境的变化以及厌氧区胞外酶的作用,发生死亡溶解从而释放出胞内蛋白质、脂肪和多糖,而这些高分子物质在水解细菌及酸化细菌的作用下被降解成低分子量物质;这些低分子量物质流入下游的好氧区而被好氧污泥再次利用;未被捕获的污泥在厌氧区发生内源代谢,消耗体内的ATP,流到好氧区后除了部分用于合成细胞内物质外,还形成细胞合成代谢及分解代谢的解耦联;同时随着水平流动距离的增加及下游环境的改善和稳定变化,原生动物和微型动物在在下游的好氧区内的密度逐步升高,而且稳定存在,强化了污泥的捕食效应,进一步稳定了出水水质。同时,系统在好氧-厌氧反复耦合的过程中,发生多种微生物协同反应,使污水中的污染物转化成无害气体释放,在达到污水污染物高效去除的同时,实现剩余污泥的原位减量化。

三、关键技术

1高效污染物去除好氧-厌氧反复耦合系统构建技术

2、生物法处理污水过程中原位剩余污泥减量技术;

3、多孔微生物载体添加对生物负载量提高技术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本技术在长期稳定的生活污水处理实践中,在实现有机污染有效稳定去除的同时上实现了良好的剩余污泥原位减量化,与传统废水处理工艺相比,剩余污泥的产率可以减少60%以上。

技术来源和知识产权

本技术为清华大学研发的专利技术,北京首创清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具有独占许可,该技术通过教育部科学技术成果鉴定,鉴定结果为污泥减量化效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本技术还参加了‘十二五’农村领域国家科技计划课题研究,研究任务名称为:“移动式村镇污水处理设备生产优化及应用/2012BAJ21B01-06

主要知识产权:

“好氧-厌氧微生物反复耦合处理污水新工艺”专利(公开号为CN1258485C);

“一种多孔微生物载体”专利(公开号为CN1282614C)。

此外,申请相关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

示范应用情况

2005年以来,本技术已在全国近20省完成上百个村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及分散式污废水处理工程,提供980多台(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单台规模从1m3/d200m3/d,水质处理效果稳定,出水稳定满足设计要求,且污泥减量化效果显著。

典型案例

2015年,本技术在通州区梨园镇完成通州区试点项目450m3/d800m3/d5000m3/d污水处理站3座,出水水质满足《通州区水环境乡镇跨界断面考核及补偿办法(试行)》COD40mg/L,氨氮8mg/LTP0.5mg/L,目前出水水质稳定,出水满足设计要求。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梨园镇

联系人:李博雅   电话:15811313433

2016年,本技术在通州区宋庄镇完成通州区农村污水治理试点项目60m3/d90m3/d150m3/d污水处理站3座,出水水质满足北京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表2-B标准,目前CODNH3-NTNTP指标稳定达标,出水水质效果良好。

地址:通州区宋庄镇岗子村、草寺村

联系人:黄诚   电话:139 0108 7634

技术推广前景

本技术通过了教育部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被认定污泥减量化效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村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河道污染治理中,实现了稳定的有机污染去除和原位剩余污泥减量化效果,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我国十三五水质污染防治战略方针的确定,未来本技术在村镇分散型污水处理项目中将具有广泛的工程适用性,且原位剩余污泥减量将为工程剩余污泥的处理处置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市场前景广阔。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北京首创清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人:高琳琳

    话:18510957653

    真:010-82894463

E-mailgaolinlin@qingyuanwater.com

    址:北京市石景山区老山西街11-1

    编:100049

技术编号   7

技术名称

智能一体化污水净化系统(CWT

技术依托单位

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

适用于河道排污口的污水处理;城乡结合部的污水收集处理;农村、农家乐旅游点、办公楼、商场、宾馆、养殖场等分散性点源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

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智能一体化污水净化系统(CWT是碧水源公司自主创新开发的集成式高效点源污水处理设备。它是生物技术与膜技术有机结合的高科技产品。实现村镇分散型生活污水、新农村建设等区域的生活污水处理,出水达到高品质再生水。

二、工艺流程

污水进入预处理池进行预沉降,出水经过格栅截留污水中的悬浮污染物后进入调节池,再经调节池提升泵提升到生化池进行生化处理。生化池分为缺氧区、好氧区和MBR区。抽吸泵自膜池抽吸出水,经加药消毒后达标排放。膜处理单元的回流污泥通过污泥回流泵回流到缺氧区,剩余污泥通过膜区回流泵定期排出,预处理池沉淀污泥定期清掏。

三、关键技术

CWT采用模块化设计,由四个基本模块单元组合而成,包括缺氧单元、好氧+膜池单元、控制+设备单元、办公区(可选)。根据污水净化要求和现场的实际情况,其基本模块单元可任意组合。

1)根据排放或回用需求,有两种组合形式,即CWT-ACWT-B

2)当出水要求标准较高时,推荐CWT-A型,主要由全模块(为可选)组成,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TN<15 mg/L)限值。

3)当出水要求以去除有机物、氨氮和磷为主时,推荐CWT-B型,主要由单元和单元组成,出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18920-2002)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18921-2002

主要技术创新点如下:

1)出水水质好,水质稳定;

2)设备集成化,占地面积小,运输方便

3)模块化结构,可任意组合,安装快捷;

4)运行成本低适应范围广;

5APP智能远程控制,无需值守。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以膜工艺作为村镇污水处理项目的核心工艺,出水水质可达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水污染物排放一级A标,可提高50%以上COD、氨氮、总磷的减排率。可达到地表Ⅳ类水标准。有效防治农村水体污染,对于新农村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来源和知识产权

技术为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技术,先后获得国家专利三项,分别为:

(一)一种采用膜组器的紧凑式小型污水生物处理设备,ZL200620137847.5

(二)一体化MBR膜组器,ZL201220534575.8

(三)一种污水的深度处理方法,ZL201010607549.9

技术先后荣获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中关村新技术新产品、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等荣誉

示范应用情况

目前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北京、浙江、江苏、云南、内蒙、海南、广东等地区,应用近万套,是理想的村镇的污水处理设备。

主要示范工程如下表:

示范工程名称

地点

规模

运行时间

运行效果

技术指标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体式污水处理站

内蒙古

200m3/d

20165

良好

出水水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限值(TN<15mg/L

北京市海淀区纳兰园污水处理站

北京

100m3/d

201612

良好

同上

北京市密云区穆家峪镇级污水厂

北京

200 m3/d

201612

良好

同上

三亚河上游污水处理站

海南

2000 m3/d

201612

良好

同上

典型案例

工程名称:北京密云区村镇污水治理碧水源公司在密云区负责运营的村镇污水处理厂站共计245座,其中镇级污水处理厂站13座(含5BOT)、村级污水处理厂站232座,总处理规模1.9m3/d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Ø 进水水质:村镇污水

Ø 出水水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限值(TN<15mg/L

Ø 单位水量占地面积(m2/m3):0.06-0.3

Ø 单位水量电耗(kW·h/m3):0.4-1.0

Ø 单位水量直接运行成本(元/m3):1.0-2.0

地址:北京市密云区,联系人:,联系方式:18001377579

技术推广前景

以膜工艺作为村镇污水处理项目的核心工艺,出水水质可达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水污染物排放一级A标,可提高50%以上COD、氨氮、总磷的减排率。可达到地表Ⅳ类水标准,这是其他技术均无可比拟的。具有显著的推广价值和市场潜力。预计2020年,可实现推广应用规模达上千座。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肖   温卫民

  话:18001377579 13381182215

  真:010-88434847

Email:   xiaohua@originwater.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清路生命科学园23-2号 碧水源大厦

邮编:102206

技术编号   8

技术名称

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

技术依托单位

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

该技术主要用于非导磁性介质的污水处理:主要适用于河道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治理;市政污水的一级强化及应急处理;煤炭行业矿井水处理;油田采出水处理;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以及其它工业水处理等方面

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是将不带磁性的水体悬浮物赋予磁性,然后通过超磁分离机进行固液分离,水体得到净化;水体中分离出来的泥渣经磁种回收系统分散、脱磁后实现磁种与泥渣的分离,磁种进入下一个循环使用过程。

二、工艺流程

1待处理水体经过预处理后进入混凝反应器与磁性物质混合均匀,随后含有磁性物质的水体,在混凝剂和助凝剂作用下,完成磁性物质与非磁性悬浮物的结合,形成微磁絮团;

2经过混凝反应后流入超磁分离设备,在高磁场强度下,形成的磁性微絮团由磁盘打捞带出水中,实现微磁絮团与水体的分离,出水直接排放或回用

3由磁盘分离出来的微磁絮团经磁回收系统实现磁性物质和非磁性污泥的分离,分离所得磁性物质回收再利用(回收率>99%),污泥进入污泥处理系统;

4待处理水体从流入混凝反应器至超磁分离设备净化处理总的停留时间大约35min,实现污水的快速澄清。

三、关键技术

1、去除悬浮物的同时去除磷,保证处理后的水体不易富营养化:投加混凝剂、絮凝剂,通过微絮凝反应去除水体中的磷。

2、一体化设备小型化的同时,实现大水量处理:采用微絮磁凝技术与磁分离技术结合的工艺,实现大水量处理的同时设备的小型化(磁盘或磁环结构)。

3、超磁分离设备的优化:将用于钢铁轧钢废水处理用的磁盘机进行优化,适于非钢行业污水的处理,包括流道的优化布磁的优化等。

4、微磁絮凝效果的保证:综合考虑微磁絮凝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磁种、磁种分散度、药剂、絮凝反应装置及水力因子等。

5、磁种选择、投加及回收装置。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本技术术在长期实践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污染防治效果,以进水水质按照典型的生活污水水质设计为例,设计出水水质指标可达以下效果:

1)定性指标

提高水体透明度,降低嗅味,提高感官效果,减轻排入水体的污染负荷。

2)设计出水水质

污水处理工程(应急超磁水体净化站)处理后的出水,指标优于国家三级排放标准

技术来源和知识产权

自主专利技术,申报国家专利9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3项。

主要如下:

稀土磁环分离净化废水装置ZL200410081467.X

一种磁分离净化藻华药剂及其制备方法ZL200710049722.6

一种磁絮凝分离废水处理方法ZL200510021449.7

一种景观水的水质净化方法ZL201010604625.0

一种磁盘废水净化设备ZL201120476150.1

地下水处理一体机ZL200920082827.6

有国家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CNAS)授权的磁分离水处理检测中心实验室;联合建立有清华-环能德美水环境治理联合研究中心等

示范应用情况

本技术已在多个省市地区实践应用,建设了城市河湖污染防治、河湖景观与生态修复、湿地公园建设、市政污水应急处理及小流域与分散点源水污染控制等工程,在线处理水量1500m3/d;应用于轧钢、连铸浊循环污水的净化处理产品与技术已占有全国冶金水处理行业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精心研发推出的高度一体集成化设备--MUM)应急车载,高效快捷、无需土建构筑物、投资费用低、启动速度快,已广泛应用于北京地区。

典型案例

北京市清河外环跌水闸下排污口临时应急治理工程

本工程根据2013年北京市三年行动方案(京政发[2013]14号),以及2013年中央台“北京污水直排调查”,由东水西调管理处提出需求,水规院进行规划设计,由环能科技来实施。本工程位于北京清河外环跌水闸段巡河路。处理原直排入清河的生活污水。采用超磁分离水体净化技术,出水优于国家三级(2002)排放标准。设计日处理能力为20000m3/d。总占地面积为2000 m2项目总投资(基建):730元人民币(不含设备租赁费用),直接运行成本:0.41/m3

2014515日正式投入运行。提高了清河的河水透明度、降低色度、提高感官效果,减少了清河污染物SSCODTP)排入量。

地址:清河外环跌水闸

联系人:刘培岭18600130146

技术推广前景

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目前全国日处理水量83m3/d,北京地区日处理水量18m3/d,市场占有率达90%以上,2014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随着“水十条”“十三五”等以消灭黑臭水体为目标的战略布局,该技术应用有广泛的前景,预计到2020年全国日处理水量规模可达150m3/d

2017年环能科技与北京排水集团合作朝阳区17个排污口的截污净化工程,目前正在建设中,预计水量16m3/d;顺义、大兴等地有3m3/d 规模的处理站建设运营。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刘培岭

    话:18600130146

     真:010-68860404

E-maillpl@scimee.com

    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8号东升大厦915

    编:100063

技术编号   9

技术名称

建筑垃圾再生填料生化技术

技术依托单位

北京荣蒂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

建筑垃圾再生填料生化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水环境生态治理工程中:包括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人工湿地工程、河道和湖泊水质净化工程、河湖护坡生态修复工程、海绵城市工程等。

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高效再生骨料生化技术原理是:将特定微生物制作成高效生物膜并固化在建筑垃圾再生的骨料表面,当水流过时,生物膜中的微生物能快速对水体内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从而有效的净化水质。

二、工艺流程

建筑垃圾经过严格的分选、破碎、筛选、打磨、造粒、清洗、灭菌、固化生物膜、干化、填料模型制作烘干及装填等十几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需经过严格的质量把控,经过表征合格后用于相关工程领域。

三、关键技术

建筑垃圾经过特定的工艺制作成适用的再生骨料,使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比天然的石材骨料具有更高的吸水率、蓄水系数及渗透系数,处理水质效果优于传统水处理工艺的填料,更是超出了海绵城市建设中透水蓄水层及湿地等垫层材料(填料)的要求标准。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是利用物理和生物手段将分类的微生物定位于特定的生物载体上,微生物被固定化后具有密度高、反应速度快、污水净化能力强、耐毒害能力强等优势。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单座高效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净化水设施,对污水的氨氮去除率可达65%,总磷的去除率可达45%;集成的污水处理设备,对污水的氨氮去除率达96.5%,总磷的去除率为达97.8%其利用物理和生物手段将微生物定位于特定的载体上,可有效的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处理效果优于目前常用的填料,完全满足污水处理系统的使用要求。同时也能满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中对于污水处理的要求。

技术来源和知识产权

北京荣蒂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共申报20多项相关自主研发的专利,部分取得专利证书,分别如下:

一种生物滤池复合湿地系统,专利号为:ZL 2015   2   0503862.6

一种河道污水净化系统,专利号为:ZL 2015   2   0505025.7

一种河湖边坡净化系统   ,专利号为:ZL 2015   2   0505024.2   

本技术内有多项技术在研究中,共同参与研究的有中国水环境研究所、北京市建筑大学等。

示范应用情况

顺义区规划的《顺义区黑臭水体治理工程》中,应用了循环经济型的环保材料,其中建设高效净水设施78座,总投资约2.13亿元。在顺义黑臭水体治理工程中的小中河、方世渠等河道内已建成3座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净水设施,经过长期的运行,河道内的水体透明度明显提高,水体黑臭基本消除,水体污染物去除效果较好。单座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净化水设施对污水的氨氮去除率为65.5%,总磷的去除率为44.8%。   

典型案例

基于顺义区黑臭水体治理工程中小中河河道黑臭治理项目。经长期的监测和天然骨料(火山岩)处理效果的对比,建筑垃圾再生生物填料对污水的处理效果优于一般天然填料处理污水的效果,本项目包括清淤、水生植物种植和建筑再生生态净水坝的建设,河道最终水质要求达到四类水体,本工程的实施有效的减轻河道水体的污染程度。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小中河内

联系人:张博鑫

电话:13910256528

技术推广前景

我国每年可产生6亿吨建筑垃圾,资源化率落后。目前,水处理填料多数采用不可再开发的天然矿物材料,利用天然材料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且成本高、处理水的效果差。

在污水治理中,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可替代现有的天然滤料,可以扩大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比例。十三五规划百项工程中的湿地建设--湿地建设不低于8亿亩,经估算,单此一项可利用建筑垃圾5千多亿吨,产值总量达100多万亿,因此本技术产品是典型的循环经济型环保产品。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北京荣蒂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人:张博鑫

    话:010-80440509

E-mail:   13910256528@163.com

    址: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旭辉空港中心B701

    编:101399

技术编号   10

技术名称

曝气生物流化池 Aeration Biological Fluidized Tank

技术依托单位

兰州捷晖生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

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微污染源水原位修复、城镇污水及二级出水回用的脱氮除磷等污水处理工程中,并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

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

曝气生物流化池(ABFT)工艺(中国工程设计标准化协会标准CECS209:2006)是我公司经过长期不断的试验、探索、创新的新型流化池工艺。该工艺采用自主研制的新型的复合高分子材料载体及新型生物曝气系统,采用新型高效复合微生物与载体的固定化技术,能在复杂的条件下进行硝化反硝化反应,在去除污水中氨氮的同时去除污水中COD、硫、磷、挥发酚等有机污染物。

二、工艺流程

艺流程说明:废水经过前端拦污坝、暗涵、格栅,去除部分大颗粒悬浮物和杂物,然后进入到曝气生化池在微生物作用下除去大部分氨氮和有机污染物,出水经潜流湿地去除水中的部分悬浮物。为了保证生化池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氧气,通过鼓风机经曝气管向生化池内输送空气。

三、关键技术

1.曝气生物流化池处理工艺利用原水中的碳源进行好氧反应,达到去除污染物的作用,对于生活污水不需另加碳源。

2.采用小池结构,对污染物进行分级处理及深度处理,可实现载体的固定化技术,并提高载体的流化性能,与污水进行充分接触,提高处理效果,使出水稳定并达到设计要求。

3.公司自主研发的JHE型生物载体配合使用BIO-SYSTEMS系列产品中的B-750型生物酶制剂可提高生物负载量。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进水为生活污水,出水可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设计标准要求。

技术来源和知识产权

该技术是兰州捷晖生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污水处理工艺,并通过专家审查,2005年已编入中国《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五册城镇排水中,2006年经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委员会批准,《曝气生物流化池设计规程》已被正式列为国家行业协会标准(标准编号:CECS209:2006)

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的研究课题,获得专利项目和相关证书10余项。

示范应用情况

序号

名称

所在地

规模

(吨/日)

运行时间

运行效果

技术指标

1

温榆河丽来体育公园七干尾中水处理站

丽来体育公园内

10000

2007

良好

IV类地表水

2

小场沟污水处理站

小场闸

20000

2010

良好

一级A

3

二道河污水处理站

二道河

17000

2005

良好

一级B

4

重庆桃花溪流域污水治理

重庆市

15000

2005

良好

一级B

5

义乌市大陈镇污水处理厂

义乌市

30000

2007

良好

一级A

4

北京市顺义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工程——箭杆河污水

箭杆河

5000

2012

良好

一级B

典型案例

温榆河丽来体育公园七干尾中水处理站位于温榆河顺义区管理段,设计污水处理量为10000吨/天,其中7500吨出水为GB18918-2002一级B要求,出水直接排入温榆河。另外2500吨进行深度处理,处理后的出水为GB3838-2002标准IV类地表水,排入景观湖中,绿化喷灌用水,实现再生水回用。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温榆河管理段丽来体育公园

联系人:周炜   电话:13811972927

技术推广前景

曝气生物流化池(ABFT)污水处理方法属于生物膜法,兼有活性污泥法的特点。目前,该工艺已经在我国城市污水和食品、化工等工艺废水的二级处理中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为了该工艺在污水处理中更有效的推广应用,制定了:曝气生物流化池设计规程(CECS209:2006)。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兰州捷晖生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人:周炜

    话:010-64755846

    真:010-64755846

E-mail:595930280@qq.com

    址: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广顺北大街星源国际D座2906室

    编:100102

技术编号   11

技术名称

     农业种植面源污染减排集成技术

技术依托单位

     北京市土肥工作站北京市植保站

适用范围

    适用于华北平原农业种植业

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通过调整养分投入量、配比结构与施用方法,减少化学养分投入,提高养分利用率,减少土体、水体积累与污染;利用新型生物农药、高效精准施药,减少化学农药投入,以实现从源头控制农业种植面源污染负荷的目的。该技术主要集成了测土配方施肥节肥减排、水肥一体化高效节水节肥、环境友好型缓释肥一次性施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等农作物化肥源头减量施肥技术以及高效精准施药、蔬菜残体无害化处理等病虫害生态控制技术。

二、工艺流程

根据粮食和蔬菜生产特点,分别形成不同的农业种植面源污染减排集成技术。

粮食作物:产前——种衣剂处理种子、测土配方施肥或环境友好型肥料;产中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后——开展秸秆还田腐熟或绿肥套作翻压还田。

蔬菜作物:产前——田园清洁、无病虫育苗、土壤棚室消毒、测土配方施肥、化肥有机替代;产中——高效精准施药、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水肥一体化;产后——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利用。

三、关键技术

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2. 水肥一体化技术

3. 化肥有机替代技术

4. 环境友好型肥料替代技术

5. 病虫源头控制技术

6. 高效精准施药技术

7. 新型农药替代技术

8. 残体无害化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通过源头削减种植业生产中投入的肥料与农药用量。

技术来源和知识产权

单项土肥技术与植保技术的优化配套集成。

识产权:《智能配肥机》专利1

示范应用情况

在顺义、大兴、通州、昌平4个区县14个基地15000亩地块上,开展了农业种植面源污染减排集成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针对各基地的实际情况,对其开展定制化服务,通过技术物化,引导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科学施肥方式病虫综合防控技术示范。同时结合园区自身特点,促进园区主动进行废弃物循环使用。

典型案例

应用单位:兴农天力冬小麦-青贮玉米生产基地

示范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缓释肥一次性底施、绿色防控等综合技术,与常规施肥相比,缓释肥示范每亩可减少总氮投入5.6 kg,每亩减少总磷投入2.16 kg,亩增产0.61吨,增产率达19%,亩增收262元;配方肥示范试验每亩可减少总氮投入3.35kg,每亩减少总磷投入2.36kg,亩增产22kg,增产率达6.45%,亩增收52元。两茬作物化学农药用量减少55.4%

应用单位:顺沿特种蔬菜基地

示范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等综合技术,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蔬菜专用肥每亩可节肥5.5kg,相当于每亩减少总氮投入3.6kg、减少总磷投入0.52kg。每亩可减少用药次数10次以上,减少化学农药用量2千克左右,亩增收节支300元以上。

技术推广前景

农业种植面源污染减排集成技术将零散的土肥与植保技术进行了优化配套组装,形成的技术模式与体系为北京地区种植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撑,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由北京市水专项办公室委托中国农业大学对14家示范基地开展了第三方监测工作,结果表明,采用该集成技术可实现项目示范区亩均减少化肥用量25%-30%以上,减少化学农药用量40%示范基地亩均节支增收近800元,被调研农户亩均节支增收600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北京市土肥工作站、北京市植物保护站

联系人:刘自飞、郑建秋

话:8299487262073063

E-mailliuzifeibj@163.com

:北京市西城区裕民中路6

邮编:100029

技术编号   12

技术名称

循环生物滤池技术

技术依托单位

尚川(北京)水务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

适用于农村高速服务站民俗旅游区广播站等远离市政管网的分散污水治理

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本工艺基于普通生物膜滤池,利用附着态的生物膜通过物理、生化等反应在自然负氧的条件下将污水中的各种污染物去除。同时工艺设置有自补偿回流系统,无需自控阀门及回流泵,实现系统的回流及抗冲击负荷的功能。全系统只有一台循环提升泵作为唯一的动力设备,兼有曝气、提升、回流、出水的功能,使工艺变得简单,方便维护和管理。

二、工艺流程

采用由预处理单元、循环调节池、生物滤池构成工艺流程简单、运行能耗低的循环生物滤池工艺。预处理单元通常采用三格化粪池等具有沉淀功能的固液分离单元。

污水经过预处理后,大部分SS被分离去除,重力自流入循环调节池。经滤池处理后的通过水力自补偿设计,一部分回流至循环调节池,一部分直接排放。循环提升泵设置在循环调节池内将来水与回流清液搅匀后抽送至滤池污水通过提升后进入滤池的布水系统,在滤池表面得到均匀布洒。当污水通过滤池时,滤料截留了废水中的悬浮物质,使微生物很快繁殖起来,微生物又进一步吸附了废水中溶解性和胶体有机物,逐渐增长并形成了生物膜。由于生物膜的吸附作用,它表面有一层附着水,附着水中的有机物大多已被生物膜所氧化,因此当污水进入滤池,在滤料表面流动时,有机物会从流动着的废水中转移到附着水中去,并进一步被生物膜吸附。空气中的氧也通过液相而进入生物膜。膜内的微生物在氧的参与下将有机物氧化分解成无机物,产生的无机物及CO2沿反方向从生物膜进入空气或随流动水排放。另外,通过将生物滤池出水进行2-6倍回流,使得硝化液回流进滤池,由于滤池下部的缺氧层和生物膜内层的缺氧环境,发生反硝化作用将硝酸盐转化为氮气,完成脱氮过程。

通过上述重力分离系统、多层次附着生物膜系统、自补偿循环系统的优化集成,综合利用物化、生化作用,实现简单、高效、能低能的污水处理方式,非常适合各分散点源的污水处理。

三、关键技术

1、具有特殊设计的多层次生物滤床,可有效固化生物膜系统,在好氧层通过气液固三相的充分接触,可高效去除有BOD、氨氮等污染物,在缺氧层中通过富集的反硝化菌群,使系统具有较高的脱氮效率;

2、将调节池耦合循环功能,使系统具有极强的抗水质水量冲击能力,出水水质稳定,可达到较高的排放标准;

3、工艺中仅有循环泵一台设备,工艺参数无需日常调节,运行维护简单、运行能耗低、投资费用低;

4、低污泥产量。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该技术出水水质稳定,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也可根据要求提升出水标准。


CODCr

BOD5

SS

NH3-N

TN

TP

pH

进水

500

200

250

40

55

4

6~9

出水

60

20

20

8(15)

20

1

6~9

技术来源和知识产权

本技术属于尚川(北京)水务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项:

《一种低能耗自循环污水处理装置,专利号ZL201310007074.3

示范应用情况

在北京天津湖北内蒙古山东等20多个村庄投入建设,处理规模在2120/天不等,出水水质均能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北京地区甚至可以满足北京市地标《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一级B标准。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为改善当地人居环境、保护水生态及地下水资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典型案例

一、在北京市通州区宋庄镇管头村建成日处理规模为110m3/d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主要工程内容包括高效固液分离单元循环调节池生物滤池中水池占地面积250m2出水水质达到北京市地标《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一级B标准。该项目的实施可极大地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又可大大改善管头村、周边森林公园以及南部的温榆河生态环境条件。

二、在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建始县龙坪乡店子坪村建成日处理规模为36m3/d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主要工程内容包括高效固液分离单元循环调节池生物滤池中水池占地面积88m2。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由于该村作为红色教育旅游基地,村中开设较多的农家乐,产生较大量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污水,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严重威胁。该项目实施后,将污水就地处理回用,不仅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保护了当地的水生态环境,还将山区的宝贵的水资源就地回用作农灌,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三、在内蒙古准格尔旗沙圪堵镇的四道柳村和西营子村采用本工艺分别建成四座6m3/d和一座4m3/d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循环调节池生物滤池中水池(用于公厕冲水)。出水均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水处理成本为0.32/m3,工程的实施保障了上述村庄生活环境质量,且将污水处理达标后就地回用实现了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保护。

技术推广前景

    循环生物滤池主要针对农村地区、高速服务区、民俗旅游村等分散污水的处理,投资小,运行管理及其简单,出水水质稳定。目前该技术已应用于北京、天津、湖北、内蒙、山东等地,建有规模大小不等的处理站共计22座。北京市水务局潘局长及通州区水务局李局长曾到现场进行调研,指出本技术非常适用于农村地区。在未来,该技术有望成为农村污水处理的主流技术,将有效解决农村地区处理站“建成即停产”的问题,改善农村地区的水生态环境,降低村民的健康风险。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尚川(北京)水务有限公司

联系人:齐鲁   罗涛

  话:010-82570799   010-82578799   13601310101

  真:010-82578799

E—mail:   shangchuanshuiwu@163.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厂西门路2号市政办公楼3

邮编:100097

技术编号   13

技术名称

高效生物接触氧化工艺HBCOP

技术依托单位

尚川(北京)水务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

城镇及农村集中及分散的生活污水处理(处理规模20~20,000 m3/d等。

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污水中绝大部分的污染物去除主要发生在接触氧化池。本技术的主要特点:1)是实现了附着在载体(俗称填料)上的生物膜与游离余水中的活性污泥的共存——即双污泥系统。生物膜由菌胶团、丝状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组成,世代周期相对较长,可以应对的污染物种类较多,而短污泥龄的活性污泥则处于对数生长期,对污染物具有较强的吸附分解作用,因此双污泥系统可保证生化反应的最大反应速率,大大提升反应池的容积负荷。活性污泥充斥在附着有生物膜的填料间在优化水力流态后使得气固三相实现高度的完全混合保证微生物所需的氧气及营养物质在不同的相态间快速的传递确保生化反应前的质量传递环节的顺利进行,保障高去除率。2)利用两台仪表监测好氧段的生物活性以及曝气系统效率,可提前预判进水水质变化对生化系统造成的影响,进而调节曝气系统,使之处于最佳工作状态,避免能量的浪费,实现高效低耗的污水处理过程。

在接触氧化池前端设置有缺氧池(水解酸化池),用于提高进水的B/C值,同时强化反硝化脱氮效果。后端设置有斜板沉淀池及自反冲洗滤池的双保障,利用化学除磷的方式实现磷的去除。

技术特点:

容积负荷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时间短,节约占地面积;

双仪表监测生化反应及曝气系统,实现高效低耗处理;

双污泥系统,生物活性高,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生化反应后经过斜板沉淀池沉淀再由我公司自主研发的自水冲洗砂滤池进行过滤处理,可以有效保证出水水质;

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

二、工艺流程

三、关键技术

1、双污泥系统

2反应池的优化设计技术

3、生化系统的监测技术

4、沉淀+沙滤出水保障系统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该技术出水水质稳定,可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也可根据要求提升出水标准。


CODCr

BOD5

SS

NH3-N

TN

TP

pH

进水

500

200

250

40

55

4

6~9

出水

60

20

20

8(15)

20

1

6~9

技术来源和知识产权

自主研发,国家十二五水专项资金项目的支持,获得已授权专利3

(一)《污水处理系统中活性污泥比耗氧速率在线测定及方法,专利号:ZL 201310184995.7

(二)《一种污水处理工艺及污水处理系统》,专利号:ZL 201510401060.9

(三)《工艺状态下曝气器综合充氧性能测定装置》,专利号:ZL 201310186225.6

示范应用情况

由尚川水务自主研发的高效生物接触氧化工艺(HBCOP)已在湖北省洪湖市老湾回族乡珂理村40m3/d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中投入使用以及十堰市房县的军店镇和青峰镇污水处理工程中设计应用,处理规模分别为3000m3/d2500m3/d,目前已进入施工图绘制阶段。2017年该技术计划全面应用于湖北省住建厅推出的“全面推动湖北全省乡镇污水治理工作”中。目前已在个别乡镇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阶段,所采用的工艺即为高效生物接触氧化工艺(HBCOP)。

典型案例

湖北省洪湖市老湾回族乡珂理村40m3/d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主要工程内容包括:预处理单元、一体化高效生物接触氧化设备占地面积20m2出水水质达到国标一级B标准。该项目的实施可极大地改善该村原本污水横流的状况,提高村民生活环境质量,降低健康风险,同时保护周边丰富的水塘、湖泊等淡水资源,使该村能够得到生态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尚川(北京)水务有限公司

联系人:齐鲁   罗涛

  话:010-82570799   010-82578799   13601310101

  真:010-82578799

E—mail:   shangchuanshuiwu@163.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厂西门路2号市政办公楼3

邮编:100097

技术编号   14

技术名称

-湿地系统水质改善及生态修复技术

技术依托单位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适用范围

适用于河湖水质和水生态改善、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净化、农村小型生活污水处理

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该技术是融合传统潜流湿地、表流湿地、生态塘、景观水体结构功能于一体兼具水质净化生态修复功能的生态工程集成技术,北方低温地区越冬运行、淤堵、高效脱氮除磷大流量低能耗水体循环、大型水体藻华防控、生态景观构建等方面形成独特优势

水质净化基本原理主要是基于人工湿地的基质微生物植物净化系统和生态塘的基质—微生物—浮游动植物底栖动物大型水生生物净化系统,基质填料微生物提供固定化载体,通过微生物降解、植物吸收转化移除、以及污染物物理截留、矿化沉淀等生物、物理、化学作用实现水质净化。

该技术是在传统人工湿地和生态塘基础上,通过模块化功能分解系统集成优化、并针对不同环境特征设置越冬运行、深度除磷、循环藻等工艺,确保水质改善和水生态修复

一、 工艺流程





河道低污染来水或农村生活污水首先进入预处理区进行沉淀、过滤预处理截留大颗粒及悬浮颗粒物,根据来水特性采用间歇流或连续流进水潜流湿地净化去除目标污染物,潜流湿地出水由缓释除磷填料进行深度除磷经表流湿地调节后加入景观生态塘/景观水体;景观水体滞留时间太长将引起水华暴发,工程设计中通过低能耗大流量水体循环净化技术,促进景观水体水动力改善,并通过表流湿地实现截留净化

三、关键技术

1、高效人工湿地技术

2、大流量低能耗水体循环净化技术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该技术主要针对水生态环境修复设计,具有良好的水质净化、生态修复、景观提升功能,适合公园景观水体水质改善、再生水利用、农村污水资源化利用等。

技术来源和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北方低温地区复合型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系统(ZL200710130663.5)   

大流量环型水槽(ZL201110377953.6) 等

示范应用情况

1、典型规模

日处理量:10-100000m3/d

2、主要用户名录

1)官厅水库黑土洼湿地系统,日处理量为8~24m3/d

2通州区于家务源头湿地公园,日处理量为6000m3/d

3顺义区后沙峪罗马东湖湿地公园,日处理量为3400m3/d

4)昌平未来科技城滨水公园水质保障,日处理量为7000m3/d

5)昌平南口污水处理厂尾水生态湿地净化,日处理量为10000m3/d

3、投资情况

吨水处理建设成本:1500~3000/m3出水维持地表水Ⅳ类标准。

吨水运行费用:0.1~0.15/m3

典型案例

一、官厅水库黑土洼湿地系统,由前置库、人工湿地、退水生态构成,总面积115m22004建成,日处理量为23m3/d,工程总投资为3800万元,湿地出水达到地表水Ⅳ类标准,目前已连续运行12年,运行成本仅为0. 075/m3,为官厅水库水质保障做出了显著贡献

二、顺义后沙峪镇罗马东湖湿地公园,由潜流湿地、湖区景观水体、水体循环构成,日处理量为3400m3/d,潜流湿地面积5800m2,工程总投资约为500万元(水质保障部分),景观水体维持地表水Ⅳ类标准,目前已连续运行8年,运行成本约为0. 1/m3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联系人:黄炳彬

  话:010-68731916

  真:010-68460285

Email:   hbb@bwsti.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车公庄西路21号水科

邮编:1000048

技术编号   15

技术名称

复合管式超滤膜污水处理技术

技术依托单位

天泽阳光(北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活污水、养殖污水、焦化废水、垃圾渗滤液、油田回注水、页岩气开采废水、炼钢冶金废水、洗车废水、被菌类污染的明胶处理等领域污水处理。

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复合管式超膜系统采用错流过滤方式,当膜管内水流速较高时(流速>3.5/秒),附着在膜面的被拦截物被水流的切向力带走,使之不能或少量存在于膜面,相较于外压膜来说,这种运行方式可以极大地减缓膜通量的衰减。

需要强调的是:复合管式超滤膜系统具有独特的脉冲自动反冲洗程序。即系统每运行5分钟会将产水电磁阀自动关闭10秒;前5秒钟膜面流速不变,此时膜管浓水侧与产水侧水压达到平衡,后5秒循环泵流速增大,膜面流速的加大会使浓水侧压力变小,产水侧的水会反向涌入浓水侧,将附着在膜面的截留物质冲离膜面,从而达到自动反向冲洗的目的。

二、工艺流程

   

待处理的原水通过供水泵及循环泵加压后进入膜组件过滤,原水中粒径大于膜孔径的物质如大分子有机物、胶体、悬浮物、菌类等杂质被超滤膜截留,水和小溶质颗粒透过超滤膜形成产水,蓄水池中含杂质的原水被超滤膜不断的浓缩形成浓水,当浓水累积到一定程度后为避免膜管堵塞,打开浓水排放阀将浓水排放至压滤机或者调节池。

三、关键技术

超高分质量聚乙烯烧结管与PVDF超滤膜材料牢固结合,形成以烧结管为支撑体能够反冲洗的管式复合超滤膜。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复合管式超滤膜与中空纤维超滤膜相比较,其要求的进水条件低,废水无需预处理可以直接进膜,缩短了处理工艺,无论进水条件如何变化其产水SDI值始终小于3。若用来除油则产水含油量小于0.3mg/L

与国外同类管式膜相比较,复合管式超滤膜单位面积产水量小于600L/.h,略差与进口产品,但过滤精度远高于美国DF膜(宝利事),其价格仅为进口产品的1/31/4

技术来源和知识产权

复合管式超滤膜最初是由中钢武汉环保研究院立项并研发成功的,但该技术在中钢院并未申请专利。后期产品的持续完善及应用是在天泽阳光(北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完成。

知识产权:

一种单皮层复合滤膜   专利号:201220552657.5   

废水净化循环利用处理系统专利号:ZL2015 2 0521575.8

管式复合膜超、微滤膜组件   专利号:ZL2010 2 0117224.8

管式膜管多工位自动装填成型机   专利号:ZL2010 2 0117202.1.1

示范应用情况

2007在武汉江滩生活污水深度处理循环利用项目中,使用复合管式超滤膜技术为核心组件的污水处理设备,使用10管式膜组件24每小时处理污水量10曝气池污水直接进入膜产水COD30,已稳定运行10

典型案例

洗车废水循环处理为例

目前北京洗车用水费用为160/立方米一次使用后直接排,造成巨大的浪费,目前已有的处理工艺占地面积大、出水水质差无法循环利用,普通膜处理工艺存在进膜水质要求高、污堵严重、操作复杂、更换成本高等问题。采用管式复合膜作为系统核心,利用大错流方式运行,免除了膜前端的预处理系统,对进膜水质几乎无要求,运行过程中利用特殊的脉冲反冲洗技术,完美解决污堵问题,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智能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一键开机无人值守,处理量为:1/小时/度电每吨自来水可实现5循环使用,大大的实现节约用水为实现洗车行业水资源循环再生利用提供了最佳解决方案。

目前在北京中车汽修(西大望路店)试点已稳定运行2个月。

联系人:李朴    联系电话15810500158

技术推广前景

我公司复合管式超滤膜是国内较早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烧结管和PVDF滤膜结合到一起的复合超滤膜,目前,除进口超滤膜有同类产品外,国内同类产品很少在市场上出现。进口产品有特里高(德国)、保利事(美国)两家。本产品与上述两家的产品在技术性能上各有优劣,在价格上复合管式超滤膜的市场价仅为对方的1/4,不仅实现了国产化,大大拉低了产品价格,具有较强竞争力。

未来将在生活污水、养殖污水、垃圾渗滤污水、油水分离炼钢冶金废水、洗车废水、被菌类污染的明胶、页岩气开采废水处理等领域大规模替代进口产品。特别是在页岩气开采废水,工业明胶过滤行业效率大大优于进口产品。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天泽阳光(北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张钰

电话:010-63997790   13717642588

传真:010-63997790

Email:   453065838@qq.com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莲花池西里18号华宝公寓B四楼

邮编:100070

技术编号   16

技术名称

高效生物转盘技术

技术依托单位

北京实益拓展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适用范围

1. 适用于农村分散型生活污水处理、村镇集中型生活污水处理等领域。

2. 运行规模为日处理量5-5000m3/d,适用于中小型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

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我公司高效生物转盘分为一体化高效生物转盘和模块化高效生物转盘。

一体化处理系统由初沉阶段、污泥储存阶段、缺氧阶段、好氧阶段、二沉阶段以及过滤消毒段构成,以上各阶段集成于一座玻璃钢池体。整套系统在工厂内精心定制而成,产品直接发往项目所在地。

模块化高效生物转盘处理系统由初次沉降区段、生化区段、二次沉降区段。以上每个功能区段设置在单座池体内,生化段可由多组生物转盘处理单元串/并联来满足大流量的工艺需求。可以实现营养物质(N/P)的去除,凭借高效率的流量管理与均衡扩散生物负荷的理念从而确保达到最优的工艺效果,同样具有无可比拟的工艺稳定性。

二、工艺流程

原污水首先进入初次沉降区,在此区段中大颗粒物质得到高效沉降并滞留在该区段,独特的平流式池底金字塔浅池理念设计与弱氧吸附性剩余污泥的回流使得初次沉降区具有捕获不同粒径的固体颗粒物质与绑定次级悬浮物的能力。通过初次沉降区第一区段对较大颗粒物质的捕获,含微悬浮物质的污水经由独特水力学设计的缓冲带进入第二区段实现部分减量。少量微悬浮物质自流至生物转盘生化区的第一区段,即厌/缺氧区段。在厌/缺氧区段,有机底物被第一类生物菌群(大部分为异养菌群)所降解。基于客户的需求,该区段可以实现氮、磷营养物质的减量。经厌/缺氧区段生化后的混合液通过流量管理系统传递至生物转盘生化区的第二区段,即好氧区段。在好氧区段,来自第一区段末稍的残留碳水化合物与未经消化的氨化物依次得到降解。二次沉降区池体外形结构与内部工艺配置可实现活性悬浮物质的高效沉降。

三、关键技术

(一)高效生物转盘技术

(二)无动力生化过滤技术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生活污水通过此技术处理后出水达到《北京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中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站排放标准的规定,排入北京市Ⅲ类水体及汇水范围内的污水执行A标准。CODcr30mg/lBOD56mg/lSS 5mg/l,总磷 ≤0.3mg/l,氨氮≤1.5-2.5mg/l,总氮≤15.0mg/l PH =6.09.0

技术来源和知识产权

本技术为引进国外的技术,知识产权申请正在申报中。

示范应用情况

该技术目前在欧洲、美洲、亚洲有着广泛应用,在国内已在北京、黑龙江、广西、香港等几十个项目投入使用。

序号

项目名称及所在地

规模大小

运行时间

出水标准

1

门头沟区水峪嘴村

100m3/d

2017年

北京农村A标

2

门头沟区沿河城村北、村西

60m3/d

2017年

北京农村A标

3

门头沟区瓜草地风景区污水处理

5m3/d

2017年

北京农村A标

4

黑龙江绥棱农场污水处理站工程

500m3/d

2012年

国标一级B

5

广西巴马坡月污水处理工程

1000m3/d

2016年

国标一级A

6

香港加州豪园

1300m3/d

1994年

国标一级A

典型案例

门头沟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试点示范工程-水峪嘴村,日处理量为100m3/d,工程总投资为200万元,工程主要采用模块式高效生物转盘,包括初沉池、高效生物转盘、二沉池、生化过滤,占地面积为300m2。出水达到《北京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中村庄生活污水处理站排放标准的规定,排入北京市Ⅲ类水体及汇水范围内的污水执行A标准,水处理成本仅为0.6/m3,工程的实施有效减轻了水峪嘴村生活污水排放对永定河的污染。

项目地址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水峪嘴村,联系方式为陶雷,010-69803637

技术推广前景

高效生物转盘是一款投资少、运行成本低、人员参与少、经济实用型的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设备,以切实满足客户的迫切需要,具有无与比拟的竞争力。目前该技术在国外市场和国内市场都有广泛应用,该技术到2020能在北京市场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北京实益拓展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人:杜余琪

    话:010-82377828

    真:010-82377828

E-mail88505290@qq.com

    址: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龙冠置业大厦B4

    编:102208

技术编号   17

技术名称

雨水高效生态絮凝沉淀处理系统

技术依托单位

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

适用于雨水、初期雨水的处理、深度处理、回用处理、污水处理厂尾水提标排放、河道原位深度等。

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主要采用高效生态絮凝剂进行高效反应(1-2分钟)。该高效絮凝剂天然矿物质为主要原料,中性、无机、属于本质安全性絮凝剂,对自然环境没有危害。采用的天然矿物质具有多孔质,高吸着性,产生的絮凝物迅速结块结块并与清水分离。

二、工艺流程

三、关键技术

1、高效过滤模块:该模块根据处理能力要求、场地要求可进行工艺调整或特定,基本是转盘高效反冲洗过滤或负压/正压反冲洗过滤两种工艺,均为高效、模块化。高效过滤模块定义为整套工艺的二级预处理。

2、高效接触性强化氧化模块:该模块主要进一步消解可溶性COD、游离态有机物、氨氮等。高效接触性强化氧化模块定义为整套工艺的一级深度处理。

3、深度多态复合介质透析模块:多态复合介质是多态耦合的一个强化介质系统,是对不同指标深度强化处理的有效透析手段。通过特殊的渗透手段,使得系统具有动态组合膜的透析效果,是目前深度处理的高效、低耗的技术手段和处理方法。高效接触性强化氧化模块定义为整套工艺的二级深度处理。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本技术利用高效絮凝技术,用于不连续初期雨水过滤、应急河道原位水质修复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水质净化效果。创新性的初期雨水面源污染控制工程雨水就地处理技术,有效处理初期雨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氨氮等,满足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技术来源和知识产权

本技术为北京泰宁科创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必蓝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合作研发。

示范应用情况

已在北京、南宁、广州、嘉兴等20多个不同场合使用,作为初期雨水处理首选的净化产品,实现雨水面源污染控制,处理后的雨水可回用,也可直接排入自然水体。

1)南宁规划展示馆雨水利用工程,日处理量为200m3/dJC-200成套

2)广州亚运会综合体体育馆雨水收集利用工程,日处理量为500m3/dJC-500成套

3)北京奔驰发动机厂房、MRKII厂房雨水利用工程,日处理量为500m3/dJC-1000成套

4)嘉兴曲巷泾水体修复工程,日处理量为500m3/dJC-500成套。

典型案例

基于伊通河中段综合治理工程,针对分流制区域面源污染控制工程,在源头治理暂时未实施,在排水分区的末端设置初期雨水调蓄水池,采用高效生态絮凝技术,就地处理初期雨水,排放标准为地表四类水标准。高效生态絮凝技术可适应雨水的不连续性,随时处理,随时排放,有效保证排入河道的雨水水质。

联系人:纪岩,电话:13943099670

技术推广前景

雨水集成处理设备采用物理快速絮凝原理,对雨水中的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氨氮、重金属去除率可达90%以上,出水标准接近地表IV类水标准。具有设备维护费用低、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等特点。并且吨水运行费用仅为0.25/m3,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前景。对于不连续水质过滤、应急河道原位修复等方面具有明显改善效果。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高俊斌   余雪松

  话:010-60775529   010-60775548

  真:001-60775530

Email:   yanfa@tidelion.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凉水河路6号商业楼四层

邮编:102200

技术编号   18

技术名称

渗透排放一体化系统

技术依托单位

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

适用于雨水排水系统源头排放、收集、入渗等。

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与传统的城区雨水直接排放不同,渗透排水一体化系统通过渗透井、渗透管、渗透渠等设施,经过特殊的设计计算,利用管道自身的储水能力,蓄积初期雨水,从源头控制雨水。可有效削减洪峰流量,减少排放量,延缓洪峰出现的时间,减轻现有排水管网的排水排水压力,减小排水管网投资费用,有效的降低雨水的面源污染;补充了地下水,维持自然水文循环和修复生态环境,提高土壤的含水率和空气湿度

二、工艺流程

系统由渗透雨水口、集雨渗透检查井、渗透管、渗透渠等组成,采用低进高出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管道本身的容积,储存、滞留雨水,延长雨水径流时间,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的渗透系数,采取不同的设计方法。

、关键技术

1、渗透材料评估、选择及应用

2、集水、排水、渗透等设施集成设计

水污染防治效果

渗排一体化排水系统可有效延长雨水在管道内径流时间,从而减小峰值排水量,并且对污染物削减效果非常好,小于滞留降雨量的降雨产生的径流雨水挟带的污染物全部去除,后期降雨污染物含量占总污染物量不超过20%,超过80%的雨水面源污染控制在区域内。

技术来源和知识产权

由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并在国家“十二五”水专项中,作为产业化承担单位,获得已授权专利3项

1、一种雨水综合利用渗排水管渠》,专利号:ZL 2009 1 0249978.0

2缝隙集水渗透式排水沟》,专利号:ZL 2007 1 0151299.0

3、雨水调蓄排放及储存利用多功能一体化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专利号:ZL 2012 1 0069294.4

示范应用情况

在国内海绵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阶段,针对源头、小型、分散的雨水处理、滞留、储存系统,将大量应用在雨水排放系统的前端,作为雨水排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用户名录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规模

竣工时间

1

北京用友软件园

45平米

2006

2

北川新县城温泉片区

30平米

2010

3

中关村国际商贸城

25平米

2008年

4

北京昌滨河平森林公园

80平米

2013

典型案例

1、北京昌平滨河森林公园,2013年建成,公园内所有的排水管网均采用渗排一体化收集、滞留、过滤,后期雨水进入雨水收集池,收集后的雨水用于公园内绿化浇灌。经过前端滞留、过滤后的雨水,水质可达地表IV类标准,后端均不设置过滤设备,直接浇灌与绿化。共设置1600立方雨水收集池,全年可收集雨水30万立方。

联系人:王志勇 电话:13581875285

2、北川新县城温泉片区,采用渗排一体化系统,自2010年建成,经过长时间对系统运行的监测,在降雨量小于25mm时,雨水不外排,全年区域内雨水外排量小于20%,超过80%的雨水滞留在建筑小区区域内。

联系人:王宏伟 电话:13521572773

技术推广前景

渗排一体化排水系统颠覆了传统排水快排的设计理念,利用管网的坡度设计,延长雨水径流时间,充分利用管网本身的容积储存、滞留雨水,变快排为慢排,减轻市政管网压力,同时滞留80%的初期雨水,去除初期雨水污染。随着海绵城市建设不断进行,渗排一体化系统作为典型的源头治理技术措施,将得到广泛的应用,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将有效保证海绵城市建设有序开展。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北京泰宁科创雨水利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高俊斌   余雪松

  话:010-60775529   010-60775548

  真:001-60775530

Email:   yanfa@tidelion.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凉水河路6号商业楼四层

邮编:102200

技术编号   19

技术名称

AO+MBR工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依托单位

北京博大水务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主要适用于生活污水以及一般工业废水,处理规模根据处理水量而定,安装方便,操作简单,对环境无特殊要求,处理出水可作为绿化用水。

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生活污水中有机成份较高,BOD5/CODcr0.3,可生化性较好,因此采用生物处理方法大幅度降低污水中有机物含量是最经济的。由于污水中氨氮及有机物含量较高,特别是有机氮,在生物降解有机物时,有机氮会以氨氮形式表现出来,氨氮也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控制指标,因此污水处理采用缺氧好氧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即生化池需分为A级池(缺氧池)和O(好氧池)级池两部分。在A级池内,由于污水中有机物浓度较高,微生物处于缺氧状态,此时微生物为兼性微生物,它们将污水中有机氮转化为氨氮,同时将NO2--NNO3--N转化为N2,所以A级池不仅具有一定的有机物去除功能,减轻后续O级生化池的有机负荷,以利于硝化作用进行,而且依靠污水中的高浓度有机物,完成反硝化作用,最终消除氮的富营养化污染。经过A级池的生化作用,污水中仍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和较高的氮氨存在,为使有机物进一步氧化分解,特设置O级生化池,O级生化池的处理依靠自养型细菌(硝化菌)完成,它们利用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无机碳源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营养源,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为NO2--NNO3--N。在A级池内溶解氧控制在0.5mg/l左右;在O级生化池内溶解氧控制在2mg/l以上。O级池出水一部分回流至调节池进行内循环,以达到反硝化的目的,另一部分进入MBR膜池,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出水进入消毒池,消毒处理后的出水达标排放。

二、工艺流程

污水流入格栅井,经格栅去除拦截大的污物,以保证后续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而后自流至调节池,废水在调节池均化水质、水量,减轻后续工艺环节处理负荷废水经过调节池后经动力提升进入酸碱调节池,经酸碱中和后自流入厌氧池,在厌氧菌的作用下分解水中污染物,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再依次自流人好氧池、MBR膜池,经充分处理后,在MBR膜的过滤作用下,由自吸泵泵入紫外线消毒装置进行消毒,消毒处理后进入清水池,经动力提升出水进行回用。

三、关键技术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是一种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便于移动和随时安装、无需专业人员管理,并集生化处理、沉淀、消毒为一体的污水处理设备,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可以根据用户水量定制,安装简单,只需对接进水及电路即可,安装时可以埋至于地下,节省占地面积,也可移动式安装,同时,如果还可以野外作业。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进水:主要水质指标为化学需氧量(CODcr):400mg/L、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250mg/L、悬浮物(SS):150mg/L、氨氮(NH3-N):90mg/L、总磷(TP):7.5mg/L,总氮(TN): 100mg/LPH值:6-9

出水达到达到绿化及冲厕等回用水水质须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

技术来源和知识产权

1、技术提供方单位:北京博大水务有限公司

2、专利号:ZL 2014 20820601 2

示范应用情况

目前公司已顺利承接松下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科兴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目前运行状况稳定,出水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

序号

工程名称

所在地

规模

运行时间

运行效果

技术指标

1

松下污水处理设施项目

松下电器(北京)有限公司厂内

150t/d

2年

出水稳定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

2

科兴污水处理设施项目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西路39号

300 t/d

1年

出水稳定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

典型案例

松下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属于博大水务有限公司自行开发,项目投资206万元整,目前设备出水稳定,均可达到预期指标,

项目地址:松下电器(北京)有限公司厂内

联系人:张振

电话:13910615475

技术推广前景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选取AO+MBR工艺,故设备处理效果成熟稳定,自动化程度高,管理简单, 非常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规模。

目前环保要求日益严格,企业须将废水处理至达标,才能外排入水体或市政管网。同时,美丽乡村的建设进程中,污水的收集处理势在必行,由于乡村污水收集的局限性与工程投资的限制,分片处理更符合农村实际情况,而中小型污水处理规模,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有很大优势。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北京博大水务有限公司

人:翟进伟

    话:010-67817689

    真:010-67856428

E-mailzhaijinwei@bdawater.com

    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万源街3

    编:100176

技术编号   20

技术名称

  模块智能型一体化高效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依托单位

   北京志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

1.城镇污水处理厂;

2.尚未纳入市政管网覆盖范围或排水管网系统不完善的我国广大农村和小城镇、旅游风景点、度假村、疗养院等区域,还包括单独经营的酒店、楼宇,以及高速公路服务站等区域;

3.位于城区、有市政依托但需要就地收集处理与回用的小区或单体建筑;

4.是执行国家地表水三类四类水体的水上公园、湖泊、流域河流、风景名胜区等。

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模块智能一体化技术是在单一反应设备内实现厌氧、兼氧、好氧和膜四个反应区域,形成四种生物体系,完成多种生化反应过程,并且利用好氧区的给气动力实现水力循环和污泥循环,从而在节能状态下实现脱除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同时改变过去污水处理的稳定参数控制为可变参数控制,通过在线仪表的检测反馈系统实现上述多种过程的优化与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智能化污水处理过程,进一步提高单位反应器的处理效率。

二、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由厌氧区、兼养区、好氧区、膜池等四区耦合式生物反应体系组成,在智能自动化控制条件下实现有机污染物处理和污泥排放,并具有污水脱氮脱磷及多种净化水功能的新型污水处理技术及设备。见图

三、关键技术

节能特性:常规生化处理的给氧设备主要功能是供氧,动力消耗占污水处理总动力消耗的30-40%,在此过程中仅利用了氧而忽略了空气的动力,本技术充分利用该动力完成水处理过程中必须的水力循环,从而节约电力消耗。

    多功能性:在单一反应设备内实现厌氧、兼氧、好氧、膜(膜泥共存)四个反应区域,四种生物体系,多种生化反应过程,并且(厌氧、兼氧、好氧)不外加水泵动力进行水力循环,从而在节能状态下实现脱除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智能性:改变过去污水处理的稳定参数控制为可变参数控制(一定范围内),通过在线仪表的检测反馈系统实现上述多种过程的优化与自动控制系统,实现智能化污水处理过程,进一步提高单位反应器的处理效率,从而进一步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

    膜泥共存:MBR池中放置轻质球形填料,供微生物附着形成生物膜,与水中的活性污泥共同降解有机物,提高处理效率,并通过膜过滤拦截出水中的超细悬浮物和微生物,减少微生物的流失,提高出水水质。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模块智能型一体化设备经水处理工程设计、工程建设、设备制造和安装,经过稳定运行,已经形成规模化,满足了达标排放、普通回用水、地表水、优质回用水等多用户多用途的需要。特别是对于达到北京提升后的《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表1排入地表水体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制中的B标准,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意义。

    项目针对北京市最新发布的《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而进行创新研究的新处理设备,使出水水质达到新标准B限值甚至更严格的A限值。对改善流域环境质量以及建设绿色人居环境、实现环保产业发展、促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与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巨大的推广价值。

技术来源和知识产权

    1)本技术属于北京志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自主研制创新技术,具备国际及国内技术先进性。2012年12月模块智能型一体化高效污水处理设备通过国家教育科技查新工作站查新,属于国内创新技术。

    2)《多功能生物反应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20130776904.5。

示范应用情况

2016年,为配合通州区政府消除通州区19条段黑臭水体,在张家湾镇、马驹桥镇、宋庄镇、永顺镇以及河北省的怀来、香河等地域,实施污水处理厂改造和安装模块型污水高效处理设施26座,日处理生活污水2.8万吨,为城市建成区主要河流水质主要指标达到Ⅳ类标准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6年7月,北京市副市长李士祥亲临志峰集团建设的通州区潞城鎮污水处理厂现场进行查验,总结工作时,在通州区政府和北京市政府环境督查沟通会议上,对志峰集团的工程出水质量和运营管理水平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赞扬。

典型案例

项目名称:通州区潞城镇污水处理厂

项目概况:生活污水处理站设计日处理水量5000m3/d,污水来源于城镇居民生活,技术采用模块式多级AO生物接触氧化工艺。2015年6月开工建设,于2015年8月完成调试并建成投产。

技术指标及处理效果

项目规模

占地面积(m2

项目总投资(万元)

排放标准

5000t/d

3500

2700

北京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890-2012)B排放标准

本项目位于通州区潞城镇污水处理厂,项目联系人:李勇博,联系电话:15652240075

技术推广前景

按照执行北京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发展趋势分析以及污水处理站提标改造前景分析,“十三五”国家在流域整治上将严格控制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及减排指标已成为考核政府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指标,随着国家支持发展水处理行业和地方政府经费投入的增加,预计本研究开发技术实施的污水处理工程每年销售经营收入平均增长在30%左右,到2019年末,可争取实现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规模翻一番的总体目标,工程建设经营收入总额可达到0.9-1.2亿元,市场前景广阔。

因此,本项目研究的成果、产业化前景良好,并带动其他企业和相关行业的间接经济增长,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北京志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人:李长胜

    话:18610318032

    真:010-56451008

E-mail:34783859@qq.com

    址: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武兴路7号

    编:101107

技术编号   21

技术名称

新型装配式人工湿地系统及其填料

技术依托单位:

    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全军环境工程设计中心。

适用范围

1.尚未纳入市政管网覆盖范围或排水管网系统不完善的我国广大农村和小城镇、旅游风景点、度假村、疗养院等区域,还包括单独经营的酒店、楼宇,以及高速公路服务站等区域;

2.位于城区、有市政依托但需要就地收集处理与回用的小区或单体建筑。

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新型装配式人工湿地系统及其填料装置,旨在将框架结构组合填料替代人工湿地土壤基石,解决基石量大、劳动强度高、污水处理效果不稳定等问题。①把湿地内填充的需筛分、级配的颗粒状填料换成灵活轻便的框架式人工填料,从而节省工程量;②框架结构填料具有一定的承重,不影响湿地的操作管理;③装配式单元构造能够灵活快速适应设计水量的变化;④布置透水透气层和通气管,加强湿地与大气的连通,尽可能为湿地内部充氧;⑤设置预处理、各功能单元及排放口相应指标在线监控。装配式人工湿地不仅具备了一定的脱氮除磷能力,而且由于采取的工程构筑形式和工艺特点,将使其适应较大的水质水量变化冲击,不易堵塞失效,运行管理简单可靠;受季节影响不大;适应各种复杂地形地貌。

二、工艺流程

装配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由预处理单元和装配式填料系统单元组成。

    装配式人工湿地系统包括格栅、沉砂池、水解酸化池、装配式人工湿地系统及其填料、消毒、出水。预处理的目的主要是减少污水中的悬浮物,防止湿地填料堵塞,确保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加湿地处理寿命和处理能力。通过合理设计可将BOD5SS、营养盐、原生动物、金属离子和其它物质处理达到二级和高级处理水平。  

三、关键技术

新型装配式人工湿地系统及其填料装置,旨在将框架结构组合填料替代人工湿地土壤基石,解决基石量大、劳动强度高、污水处理效果不稳定等问题。产品主要有四个创新:

①把湿地内填充的需筛分、级配的颗粒状填料替换成灵活轻便的框架式人工填料,节省工程量1/3以上;

②框架结构填料具有较强的承重能力,孔隙率比颗粒填料提高了60-70%;

③能够灵活快速适应设计水量的变化,提高水力传导系数2倍以上;

    ④增强了湿地与大气的连通,使布水密度由颗粒填料密度的3300-3600Kg/m3,下降到20-30Kg/m3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人工湿地快速装配式填料单元采用模块化设计,解决了原始人工湿地工程量大、劳动强度高、污水处理效果不稳定等问题。在长期稳定的实际运行中,由于具有生物量大,水力停留时间短,处理效果好,并且系统不堵塞、可修复、运行费用低、土地可复用等特点,确保了水质稳定达标。

本技术的推广运用符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有关“推广示范适用技术,加快技术成果推广应用,重点推广饮用水净化、节水、水污染治理及循环利用、城市雨水收集利用、再生水安全回用、水生态修复、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适用技术”等目标的要求,同时,对国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健全环保工程设计、建设、运营等领域的管理,推进先进适用的节水、治污、修复技术和装备产业化发展的有力技术支持

技术来源和知识产权

    1) 本技术属于北京志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与总装备部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全军环境工程设计中心联合研制创新技术,具备国际及国内技术先进性。2013年获得国家科技部和北京科委创新资金支持。

    2)《一种快速装配式人工湿地填料单元》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为ZL2008100890845.5

示范应用情况

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等分散式地区和部队投入了使用。是在国内率先开发推广分散式污水处理的新技术,引领了中国城镇污水和分散式装配式人工湿地的发展方向。对国家环保部《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实施污染源从总量控制转型到质量管理,治理技术是缓解能源约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的目标,有助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方向,有利于提升我国污染防治技术水平。

     根据属地环境监测保护站出具的验收报告,项目出水达到的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要求。

典型案例

项目名称:通州区潞城镇太子府村污水处理站改造项目

项目概况:生活污水处理站设计日处理水量100m3/d,污水来源于城镇居民生活,

工艺为:格栅+调节池+ A/O(缺氧+好氧)+竖流沉淀池+化学除磷+装配式人工湿地+消毒2016年9月开工建设,于2016年11月完成调试并建成投产。

技术指标及处理效果

项目规模

占地面积(m2

项目总投资(万元)

排放标准

100t/d

450

176.58

北京市《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307-2013)表2中(新扩)的B排放标准

     本项目位于通州区潞城镇太子府村北部,项目联系人:王彦楠,联系电话:13601095623

技术推广前景

    本项目是在传统人工湿地的技术上对填料组织进行了取代,做到了技术领先、产品可靠、功能完善,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项目结题专家组认为:此项目推广价值高,特别是对国家新农村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以及黑臭水治理,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按照中试已实现的目标估算,项目产品主要针对尚未纳入市政管网覆盖范围或排水管网系统不完善的地区通过建立装配式人工湿地,价格1600元/立方米,预计到2020年,市场销售总额可达到10-15万立方米,直接经济收入为1.6-2.4亿元。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北京志峰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人:李长胜

    话:18610318032

    真:010-56451008

E-mail:34783859@qq.com

    址:北京市通州区潞城镇武兴路7号

    编:101107

技术编号   22

技术名称

FMBR兼氧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技术依托单位

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

FMBR技术适于城市黑臭水体防治,镇村污水治理,高速公路服务区、景区等不便于接入管网的分散式污水治理,及印染、食品、养殖等有机工业废水治理。

依托FMBR技术开发出处理规模为15m3/d50 m3/d100 m3/d200 m3/d300 m3/d500 m3/d的傻瓜相机式系列化FMBR装备,该技术应用不受规模限制,处理规模可通过多个设备灵活组合,或通过土建方式建设,该技术实现了无人值守。

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FMBR技术是对传统MBR技术的全面提升,其主要贡献是发现并应用了能够同步处理污水、污泥的复合菌群及控制条件,且不产生异味,经权威专家鉴定认为,该技术先进、成熟、创新点突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工艺流程

污水 格网 FMBR 出水

污水经格网/格栅等去除漂浮垃圾等大颗粒悬浮物后,经提升泵提升进入FMBR设备,污水内CNP等污染物经FMBR设备内培养的高浓度复合兼性菌群分解代谢去除后,经膜分离出水。

三、关键技术

FMBR技术是对传统MBR技术的全面提升,其通过创建兼氧环境,利用微生物共生原理,使微生物形成食物链,实现有机废水中的CNP在同一单元同步去除,同时基本实现了日常运行过程中不排有机剩余污泥,实现污水的高效处理;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污水处理设施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自动报警,独创的“远程监控+流动4S站”管理模式,在无人值守条件下,实现污水处理设施的高效、精确管理。与目前主流技术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流程短、管理简单,使用大众化。本技术将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中的5~6个环节缩减为1个,操作简便,不需专业人员管理,可实现无人值守。

2、环境友好。本技术日常运行中不外排有机污泥,无异味,对周边环境影响小,可就近建设、就近处理、就近回用。

3、资源消耗少:与传统技术相比,FMBR达准四类水质的资源消耗大幅降低,处理单元减少80%,日常排泥减少95%,占地减少75%,总投资减少60%,能耗比MBR减少50%

4、稳定性大幅度提高

1)操作方便、适应性强 FMBR设备实现自动化控制,只需每季保养一次,每次1小时;每年检修一次,每次4小时;若两人一组,则每组每个季度可维护60台(1/天)。

2)管理简单: 每台设备配备跟踪器获取运行信息,通过互联网技术传送至中央监视平台;同时建立流动4S维护站 ,及时处理现场问题和定期巡检,监控实现远近结合。对于以点代面的全局管理,FMBR设备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了集中远程监管,同时傻瓜相机式操作,普通人员均可操控,且全自控化控制,无专人值守,很好的解决了分散污水处理设施管理难的困境。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1、以生活污水为例,出水水质可达到北京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118902012)或《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或《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标准。

2、日常运行过程中不外排有机污泥,环境影响小。

3、操作管理方式:通过互联网+流动4S”运维管理,实现了污水处理设施的集中远程监管,无需专人值守。

技术来源和知识产权

FMBR技术是国家十二五水专项流域面源污染处理设备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建设2010ZX07105-007课题成果,是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目前基于该项技术已经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8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外观设计专利7项,部分专利清单如下:

1一种兼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 ZL200910115352.0

2一种污泥产量低的污水处理工艺, ZL200910115349.9

3一种不排泥除磷膜生物反应器工艺, ZL200910115350.1

4一种兼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畜禽养殖废水的方法, ZL201210240178.4

5一种清洗枪及清洗膜的方法, ZL201410291471.2

6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ZL201520517208.0

7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设备, ZL201520517185.3

8一种污泥零排放的污水处理系统, ZL201520678953.3

9一种不分区的膜生物污水处理系统, ZL201520678822.5

10一种具有兼氧膜生物反应器的污水处理系统, ZL201520673951.5

11一种气化除磷的污水处理系统, ZL201520678935.5

12、一种智能型中水回用设备及其清洗方法 (APPAREIL DE RÉCUPÉRATION ET TRAITEMENT DES EAUX GRISES ET PROCÉDÉ DE LAVAGE ) FR2906802法国)

13、一种智能型中水回用设备及其清洗方法(METHOD FOR CLEANING RECLAIMED WATER REUSE DEVICE)US7833420B2 (美国)

14、一种兼氧膜生物反应器工艺(METHOD FOR FORMING FACULTATIVE-ORGANISM-ADAPTED MEMBRANE BIOREACTOR) US8173019B2美国)

15、一种射流曝气装置及其射流曝气方法(JET AE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US8192625B2美国)

16、一种不排泥除磷膜生物反应器工艺(METHOD FOR REMOVING PHOSPHORUS USING MEMBRANE BIOREACTOR) EP2253596欧盟)

17、一种不排泥除磷膜生反应器工艺(METHOD FOR REMOVING PHOSPHORUS USING MEMBRANE BIOREACTOR)JP5352528日本)

18、一种监控装置、使用该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和监控方法(MONITORING DEVICE, DISTRIBUTED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AND MONITOR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GB2467405英国)

19、一种射流曝气装置及其射流曝气方法(JET AE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JP5576632日本)

20一种兼氧膜生物反应器(METHOD FOR FORMING FACUL TATIVE - ORGANISM-ADAPTED MEMBRANE BIOREACTOR) JP5864831(日本)

此外,FMBR技术作为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成果,入选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成就展,并荣获2014年国际水协(IWA)东亚区项目创新奖,同时列入了国家环保部、科技部、住建部、水利部四部委共同发布的《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先进适用技术指导目录》,被国际权威机构URS认为是“最有潜力成为21世纪污水处理的突破性领导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示范应用情况

FMBR技术在国内29个省(市)1700多个项目得到广泛应用,并出口澳大利亚等14个国家。特别是在际维和部队营区污水治理、大连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江西百强中心镇污水治理等重点项目中表现卓越。

根据现场实际运行情况及用户反馈:FMBR工艺流程短、控制环节少,污水处理可无人值守,运行管理简单;出水水质好,日常运行不排有机污泥,且设备占地小,经济环境效益显著。

典型案例

北京市延庆生活污水处理项目,于20144 月建成,日处理量 600 m3/d采用两台JDL-FMBR-300设备并联半地埋建设,项目运行无需专人值守,且日常运行过程中未排放有机剩余污泥,项目处理出水达到北京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890-2012)中表1新(改、扩)A准,出水回用于当地清扫环卫用水及景观绿化用水等,节约大量新鲜水消耗,项目稳定运行至今,治理效果显著。

项目地址:北京市延庆县

联系人及电话:李金生18513006131

技术推广前景

与传统技术相比,FMBR技术流程短、高效低耗、环境友好、无需专人值守,能真正做到“四两拨千斤”,是我国城市黑臭水体和农村污水治理的最佳方案,已在全国29个省(市)得到应用。随着国家《“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水十条”及《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等规划出台,FMBR技术将凭借其实用性和创新性,为国家实现“十三五”城市黑臭水体防治及镇、村污水治理目标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撑。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 江西金达莱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人: 谢锦文

    话:0791-83775037/15079003847

    真:0791-83775060

E-mailxiejinwen@jdlhb.com

    址: 江西省南昌市长堎外商投资开发区工业大道459

    编:330100

技术编号   23

技术名称

低能耗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集成技术及装备

技术依托单位

北京洁绿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

本技术适用于垃圾转运站、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厂、餐厨垃圾及污泥等固废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及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有效处理,处理后的水可达到下水道、地表排放或回用水标准。

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具有COD浓度高、氨氮浓度高、含氧量高、SS含量高等特点,具有强烈恶臭味,水体颜色发黑,属于极难处理的一种废水。我国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发展较晚,起初采用市政污水处理中实用的UASB和氧化沟等工艺,处理效果较差,而随着排放标准的提高,对渗滤液处理工艺和技术提出新的要求。经过若干年国外引进和国内自主研发,逐步形成了“厌氧+MBR(膜生物反应器)+膜深度处理系统”为主体工艺的集成技术。

首先通过厌氧反应将高浓度COD进行降解,厌氧的产水进入MBR系统;MBR系统包括硝化反硝化和超滤两个单元,硝化反硝化反应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氨氮和总氮,并进一步降低COD,超滤单元类似于二沉池,通过膜的截留作用实现泥水分离,提高前端硝化反硝化污泥浓度,并给后端膜深度处理系统提供良好的进水条件;超滤产水再进入后端NF或RO膜深度处理系统,利用不同孔径的膜对COD等污染物进行再截留,而水可以透过膜形成最终的能满足排放标准或回用的产品水。

2、处理方式

二、工艺流程

低能耗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如下图:

1)预处理系统

对于焚烧厂等原水悬浮物含量高的渗滤液,需通过格栅、沉砂等方式进行预处理

2)厌氧处理系统

渗滤液自调节池经提升进入中温厌氧反应器内。在中温厌氧反应器内借助厌氧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分解渗滤液中的有机物质,在此阶段CODCr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循环换热系统是在冬季温度过低时,给污水进行加热,提高微生物处理效率;厌氧系统产生的沼气经火炬点燃,安全也避免二次污染。

3)MBR膜生物反应器系统

MBR系统包括硝化反硝化反应器和超滤膜机组。

厌氧出水自流进入低能耗强化脱氮膜生物反应器内,系统采取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保证系统出水总氮的去除率。系统采用前置反硝化的形式,在硝化反硝化系统中,由于反硝化反应器内搅拌器搅拌作用使均质池出水与MBR机组回流浓水充分混合,在低溶解氧状态下,经过反硝化作用脱除总氮,出水自流进入硝化反应器;硝化反应阶段内,在高溶解氧状态下,经过充分的硝化反应,水中氨氮转化为硝态氮,同时有机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硝化反硝化系统内部存在回流,将硝化系统内产生的硝态氮回流至反硝化系统转化为氮气,使处理系统内总氮降低。污水经超滤进水泵进入分体浸没式超滤机组,MBR清水自流进入MBR清水桶MBR浓水回流至反硝化池,进一步降低总氮。生化系统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池。

4)纳滤系统

MBR产水经过纳滤供水泵和增压泵加压进入NF处理系统,利用纳滤膜组件对溶质的截留作用,使各项污染指标降低,NF产水进入产水桶,同时浓缩液利用设备余压进入NF浓水桶。

5)反渗透系统

NF产水经反渗透供水泵和增压泵加压进入反渗透膜处理系统,利用反渗透膜组件对溶质的截留作用,使各项污染指标降低,达到排放标准,产水达标进入产水池,浓缩液利用设备余压进入浓水桶

6)浓缩液处理系统

根据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对浓缩液进行妥善处理在焚烧厂,可以对浓缩液进行再浓缩,最终的浓缩液用于焚烧厂制浆、冲渣,或少量回喷焚烧炉,解决浓缩液问题;而填埋场等无很好消纳途径,需考虑增加处理单元进行再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7)污泥处理系统

生化池产生的剩余污泥、预处理及厌氧定期排出的污泥以及浓缩液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自流进入污泥池,经提升进入污泥脱水机,经过脱水处理后形成泥饼,外运或焚烧处置,清液自流至污泥清液池再泵回反硝化池。

三、关键技术

本技术最大的特点是节能降耗,节能降耗的关键技术3点:

1高效的厌氧处理技术

本厌氧技术具有容积负荷高,调试时间短、沼气产量大、甲烷含量高等特点,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也是我司最核心技术,高效的厌氧系统为后续生化节能降耗和膜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证;

2、分组可提升式微孔曝气技术

具有传统微孔曝气能耗低的优点,并解决了固定式微孔曝气检修困难的难题,能耗相对于射流曝气可降低30%~40%;

3、分体浸没式超滤技术

解决了传统浸没式清洗和检修环境差的问题,可实现在线清洗,能耗相比外置管式超滤可降低80~90%。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本技术在降低能耗的同时,将渗滤液中COD、氨氮等污染物进行去除,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等排放或回用水标准,有效的解决渗滤液对周边环境的污水和臭气污染问题,改善了垃圾处理厂内的生产生活环境及周边自然生态环境,为最终解决生活垃圾、餐厨垃圾等垃圾处理提供了有效的二次污染治理技术。

技术来源和知识产权

技术来源:

本集成技术是我司在已常规工艺基础之上结合渗滤液特点通过中试研究和工程应用反复改进开发出来的在行业内独树一帜。

知识产权:

1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专利号:ZL 2008 1 0056984.X)

2一种厌氧处理罐(专利号:ZL 2008 2 0079096.5)

3)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用可提升曝气系统及其专用曝气装置专利号:ZL 2014 2 0811663.7)

4)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膜好氧生物处理器(专利号:ZL 2008 2 0108654.6)

5)一种用于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纳滤膜装置(专利号:ZL 2008 2 0110306.2);

6)一种垃圾渗滤液生物脱氮装置(专利号:ZL 2010 2 0165212.2);

7)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纳滤、反渗透膜产生的浓水的处理装置(专利号:ZL 2011 2 0278514.5);

8)一种高浓度污水蒸发分离系统(专利号:ZL 2014 2 0833032.5);

本技术先后获得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国家重点新产品、2011年中国节能减排重点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环境友好型技术产品、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六项)等荣誉称号。

示范应用情况

目前,该套技术成功应用于公司在北京、天津、辽宁、山东、广东、湖南等地上百座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包括北京市政府采购中关村新产品直接签约项目,北京市首台套示范项目。

部分案例:

北京首钢生物质能源垃圾渗滤液处理项目

北京市丰台生活垃圾循环经济园渗滤液处理厂

北京市海淀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

珠海市西尾坑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二期工程总承包项目

济宁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楼垃圾转运站渗滤液处理工程

北京市安定镇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

北京市阿苏卫垃圾渗滤液扩容改造工程

扬州泰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渗滤液处理工程

吉林市生活垃圾处理场改造工程渗滤液处理项目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

湖南省常德中联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渗滤液处理工程

其中扬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渗滤液处理工程被评为“中国节能减排重点创新示范项目”,北京市丰台生活垃圾循环经济园渗滤液处理项目被评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技术联盟2013年重大应用示范项目”天津泉泰生活垃圾处理有限公司渗滤液处理工程被评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项目”

典型案例

丰台区生活垃圾循环经济园渗滤液处理厂位于丰台区宛平地区办事处北天堂村东北侧,渗滤液处理厂整体规划为1200 m3/d,分二期建设,其中一期600 m3/d。本项目的排放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表2标准、《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中城镇杂用水的水质控制标准。出水在保证回用的情况下,剩余的出水排放处理工艺采用中温厌氧+MBR(两级硝化反硝化+超滤)+NF+RO+浓缩液处理系统,其中中温厌氧、曝气及超滤均采用我司的专利技术。

本项目于2012年1月土建开工2012年10月设备安装完成,系统调试运行于2013年3月13日达到满负荷,出水稳定达标排放标准要求,日减排1.2-2.4吨 CODCr;吨水能耗为12.1kwh,与国内同类技术比较,处理每吨渗滤液可降低15-20度电日节约9000-12000度电,中温厌氧产生的沼气可替代30-50%的燃油量

基于以上特点,本项目被评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产业技术联盟2013年重大应用示范项目

技术成果推广前景

本技术已在100余个项目使用,运行能耗低、出水水质稳定达标,得到了用户和行业的广泛认可。本集成技术的最大亮点及特点是能耗低,吨水能耗是同类技术的50%左右,以600t/d处理规模计算,年节约电耗超过300万度,按电价0.65元/度计算,年可节约接近200万元。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北京洁绿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人:董健

    话:15010708302,010-62976551

    真:010-62976550

E-mail:dongjian@jeegreen.com

    址:北京市昌平区南邵镇何营路8号院21号楼

    编:102200

技术编号   24

技术名称

磁性树脂污水深度脱氮技术

技术依托单位

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南京大学

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深度脱氮处理

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根据生化尾水中污染物的特性,开发了磁性脱氮树脂产品及其全混式深度处理工艺,利用磁性树脂与生化尾水中污染物的离子交换、氢键等多重作用,实现污染物(如TN、色度等)的高效、快速去除。通过树脂动态再生,确保处理过程的连续运行。

二、工艺流程

污水自下而上流过树脂反应区,在反应区中树脂与污水充分接触反应,去除硝态氮等污染物,处理后出水进入沉淀分离区,树脂由于具有良好的磁自聚及沉降性能,从而与水进行良好的分离。反应过程中小部分树脂送入再生池进行再生处理,再生后的树脂回流至反应器中循环使用

三、关键技术

1、新型磁性脱氮树脂材料的研发:磁性脱氮树脂反应速度快(接触反应时间15min左右)易再生沉降性能好、易分离,耐寒、低耗、高效、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好;

2、装备研发:研发适用于磁性树脂特性的全混式一体化树脂吸附反应器,实现了反应与分离的一体化,具有处理效果好、占地面积小、投资成本低等优点。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本技术在长期稳定的实际运用中有效实现了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生化尾水的深度脱氮处理,对改善流域水质、解决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技术的推广运用符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有关“选择对水环境质量有突出影响的总氮、总磷、重金属等污染物,研究纳入流域、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约束性指标体系”、“汇入富营养化湖库的河流应实施总氮排放控制”等要求。

技术来源和知识产权

本技术为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南京大学自主研发技术,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先后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河南省环境保护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发明专利优秀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并被科技部、环保部、住建部、水利部列入《节水治污水生态修复先进适用技术指导目录》。

河南省环保厅成果鉴定认为本项目的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磁性树脂制备技术和树脂反应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豫环科鉴字【2014】第02号)。江苏省住建厅科技成果评估意见:该成果作为污水深度处理技术,对主要污染区尤其是硝态氮有良好去除效果,可实现污水的稳定达标排放和提标减排(苏建科 评【2016167号),同时被列为江苏省建设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证书编号【2016438)。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淮河流域水质改善与水生态修复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2012ZX07204)和典型行业工业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关键材料及设备产业化(2013ZX07210)等课题的成果。

示范应用情况

已在江苏、河南、安徽、北京等10多个污水厂投入使用。在长期稳定的实际运用中有效实现了污水的稳定达标排放甚至提标减排,该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对该技术的垄断,对我国中水回用,解决水资源短缺,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身体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典型案例

在江苏省无锡市东港污水厂建立日处理规模为3000m3/d的生活污水深度脱氮处理工程,工程总投资约120万元,主要工程内容包括:树脂吸附、树脂再生、脱附液处理等三部分,占地面积约60m2。出水均达到地表水Ⅳ类、TN5mg/LTN去除率达50%以上),水处理成本仅为0.18/m3,工程出水作为黑臭河道补给水,有效避免了水体的富营养化。

深度脱氮工程进出水水质

水质指标

进水

出水

去除率(%)

出水功能描述

pH

6~9

6~9

——

满足各标准

TN(mg/L)

≤10

≤5

>50

一级A标准(15)

色度(度)

≤50

≤30

>40

景观用水标准(30)

地址:无锡市东港污水处理厂。

联系人:于伟华,电话:18061239990

技术推广前景

新型磁性树脂为国内首创、国际领先的废水处理剂,已申请项国内外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对我国中水回用、解决水资源短缺及污水高效经济净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该树脂的开发也对树脂行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南京大学

人:于伟华

    话:18061239990

    真:025-52838322

E-mail:whyu139@163.com

    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诚信大道1800号

    编:211102

技术编号   25

技术名称

大功率板式臭氧发生器及其污水深度处理技术与装备

技术依托单位

北京科慧德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

饮用水深度处理、污水处理黑臭水体治理臭气氧化降解高浓度有机废水预处理难降解污水深度净化杀菌消毒等领域

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臭氧是一种具有极强氧化能力和杀菌能力的无污染强氧化剂,主要作用是氧化分解、杀菌杀毒和脱色除味。臭氧的氧化能力极强,反应产物是氧气,是一种高效清洁的强氧化剂。板式臭氧发生器以放电小单元为基本组合单位,由 1-25 个放电单元组合为不同产能的反应堆,由 1-3 个反应堆形成单机主体,由多个单机主体可形成主机阵列形成超大型臭氧发生器。具有臭氧浓度高、能耗低、体积小、组合方便、运行可靠、维修方便等特点。通过调整产品的频率、组合单元数量等技术参数可用于环保领域的各个场合。系统包括臭氧发生器、检测仪器仪表、PLC与电气控制模块,冷却水装置、供气气源、臭氧投加装置、尾气处理与回收装置等.其中臭氧发生器包括电源模块以及放电室模块。系统框架如下图所示。

二、工艺流程

大功率板式臭氧发生器系统包括臭氧气体和被处理水接触的接触池,把臭氧气体变成微小气泡的钛合金微孔扩散器,安装微孔扩散器并向所有的微孔扩散器均匀提供臭氧气体的布气导管,调节臭氧气体流量的阀门及流量计,双向透气安全阀、调节阀、消泡除雾器及各种控制监测仪表等主要设备。

污水深度处理单元二沉池出水到臭氧接触池,进行臭氧投加。系统运行生成臭氧后,通过臭氧发生器连接的臭氧浓度检测仪监测臭氧浓度,通过气路的臭氧管道输送到污水处理区域的臭氧投加装置。臭氧接触池出水段安装液相臭氧浓度检测仪,检测并控制主臭氧投加量。臭氧接触池装设尾气臭氧浓度检测仪,以监测臭氧吸收率。

三、关键技术

1、独特的板式结构:发生器的放电室是板式结构,板式结构的优势在于容易实现模具化生产、高精度加工、面与面间紧密结合的小体积结构,便于维修保养,各个部件都可独立互换、且性能不受影响。为模块化化提供了可靠保证。

2、安全性高:臭氧发生器放电室采用非压力容器设计,在气压大于等于0.1MP可安全正常工作,不会有爆炸现象产生;所有放电单元不需要放置于压力容器中,为实现灵活调整臭氧产量的目标打下了基础。

3、可靠性、稳定性高、模块化:采用模块化的整体技术方案是目前最为安全、可靠、稳定的解决方案,较之传统的大功率电源设计,不会在部分放电单元故障时出现系统停机现象,独立对应电源设计,即使在某个放电单元模块出现故障时,也不会使整个臭氧发生器瘫痪 。

4、臭氧浓度不衰减:臭氧发生器的放电通道表面采用了特殊的陶瓷化处理工艺,与传统结构材料相比,在长期连续运行过程中,陶瓷化处理的放电通道表面不会形成金属氧化物,不会被等离子体腐蚀。臭氧浓度不会衰减。放电电极全陶瓷化处理,无等离子腐蚀产生,臭氧浓度不下降,性能指标稳定。

5、运行成本低:臭氧发生器采用高频电源,通过提高频率减小了变压器的体积,从而减小了变压器本身的损耗,更好地实现了节能降耗。 预期功率因数可以达到0.99。单位功耗优于同类产品水平。在浓度150mg/l时,预期单位电耗小于7.0kw,与传统管式臭氧发生器相比,节电可达20~30%

6、无需冗余备份:常规方案为N+1,即为实际需要量加上备用量,本方案为N+0,即为只需要实际使用量,不需要备用量,可以为用户节省采购成本。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2.4万吨/天工业污水深度处理为例,采用臭氧产量为50kg/H的臭氧发生器,每立方污水投加量为50克,一公斤臭氧的电耗为9.8KW/h(包含制氧机),该污水厂用的是自备电厂的电,电价为0.5元每度,处理一立方污水的费用为9.8×0.5÷20=0.245元。每小时可以处理水量为1000m³,每小时的运行费用为9.8×0.5×50=245元,一天的运行费用为245×24=5880元。

臭氧浓度在140-160mg/L之间,经过絮凝沉淀和生化反应后,臭氧反应池进水的色度基本维持在90~110倍左右,臭氧的投加量平均为50~60g/m3,出水色度基本维持在30倍左右,进水的COD 平均在60mg/L左右,出水COD降至30~40mg/L

技术来源和知识产权

本技术系自主研发具有全套自主知识产权,共获得国家专利8项。

专利:

整定臭氧发生装置输出功率的方法及装置 ZL201610394828.9

催化式臭氧尾气破坏器,ZL201520616064.4

高效模块化平板式臭氧发生放电单元 ZL201520300591.4

一种一体化集成污水处理装置, ZL201620765161.4

一种臭氧投加水处理实验装置,ZL201620766009.8

专用臭氧发生器高压电极盒,ZL201520616063.X

新型模块化板式等离子臭氧发生器,ZL201520616062.5

一种容性负载高频高压电源,ZL201620764846.7

获奖:

2016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型环保关键控制技术与大功率高效板式臭氧发生器研发及应用)

2016年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技成果奖(微间隙板式臭氧发生器及谐振电源关键技术研发

示范应用情况

目前该技术成果已在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和黑臭水体整治领域广泛应用在广东江苏黑龙江、北京形成一批示范工程项目,用于污水深度处理规模达到10m3/d,以及佛山市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对于提升出水水质和改善水环境均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典型案例

佛山市某工业园黑臭水体整治项目,设计日处理能力3m3/d为了提高河道水质,设计采用臭氧产量为70kg/h的大功率板式臭氧发生器进水的色度在70-120之间,投加量30g/m³,色度降幅在30倍以上,出水COD降幅为50mg/L左右,降至30~40mg/L。河道断面水质明显改善,对于难降解有机物去除效果明显

地址:广东省佛山市某工业园区河道

联系人:董哲,18601032105

技术推广前景

目前国家每年用于治理水污染的经费投入超过8000亿。“十三五”期间北京市计划每年投入水污染治理投资超过300亿,市场调研全国污水处理采用臭氧设备十三五期间投资将超过50亿。本研究成果实现放电室、主电源、发生器控制板、变压器等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和生产;改善国产臭氧发生器体积大,耗电量高,可靠性差的局面,形成适用于水污染治理行业的臭氧发生器,已在北京房山河北镇朝阳区污水处理项目中建成多项工程,下一步将结合国家污染治理工作推进情况,预计未来三年形成2亿元销售收入。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北京科慧德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人:薛同来

    话:13520899928

    真:010-88803372

E-   mailxuetonglai@126.com

    址:北京市石景山区晋元庄路5

    编:100144

技术编号   26

技术名称

水质在线生物安全预警系统(BEWs

技术依托单位

中科水质(无锡)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

适用于用于江河湖泊、饮用水源、自来水厂、排污企业、养殖库区等水环境水质的生物预警监控领域。

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本技术基于水生生物回避行为反应与污染物毒性存在较好剂量-反应关系,通过低压高频电信号传感器技术连续实时监测生物运动行为变化,结合生物毒性数据模型、环境胁迫阈值模型、生物毒性行为解析模型对水质变化进行智能监测预警,迅速判断污染爆发时间和污染物综合毒性。能直接客观地反映出原水对水生生物的综合毒性,具有连续快速、实时多通道自动监测预警等特点,真正实现对于水源地水质生物综合毒性有效的连续在线、实时预警监测。

二、工艺流程

设备由采配水单元、数据采集分析单元、生物综合毒性专属算法模型单元、显示操作单元和通讯交互模块单元等部分组成。

采配水单元采集、预处理和分配水样,数据采集分析单元将电信号转化成有效的数字信号,并提取出有效特征反应,生物综合毒性专属算法模型单元是生物综合毒性专属算法模型的运用和解析来全面判断预警生物综合毒性,显示操作单元显示连续实时的数据和结果、技术参数和操作控制界面,通讯交互模块将连续实时数据和结果实时有效地上传到预警数据中心。

三、关键技术

1、水生生物回避行为的获取和有效特征反应的提取和解析的实现;

2、生物综合毒性专属算法模型的实现和运用;

3、技术硬件和软件均符合水环境毒理学规范,有效降低误报警概率,提高生物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本技术在长期稳定的实际运用中有效实现了水源水质安全的生物毒性的连续实时有效的监测和预警,并在实际监测预警中数次起到了有效的监测和预警,使水质监测部门和相关单位在第一时间采取应急措施,避免水质安全事故。

技术来源和知识产权

本技术属于中科水质(无锡)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生物综合毒性在线监测预警技术,科学院成果鉴定该技术在国内外属于原创性研制,具备国际及国内技术先进性。

863课题水质安全生物预警监测技术与系统(2014AA06A506)、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河流域水库型调蓄区水质风险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2014ZX07203010)和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基于水生生物综合毒性的水源地水质在线连续监测设备的研发和应用(KFJ-SW-STS-171)等课题的成果。

知识产权:申请和授权专利10余项

示范应用情况

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石家庄等100多个不同水源地投入使用。是2008奥运会、2008年汶川地震、2009全运会、2010世博会、2011亚运会、南水北调、十七大、十八大两会等我国重大活动事件水质安全保障的首选在线生物预警设备。在长期稳定的实际运用中有效实现了水源水质安全的生物毒性的连续实时有效的监测和预警,并在实际监测预警中数次起到了有效的监测和预警,使水质监测部门和相关单位在第一时间采取应急措施,避免水质安全事故。

典型案例

基于十二五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项目: 海河流域水资源调蓄区水质保障及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4ZX07203010)的密云水库在线监测综合智能化生物预警示范工程自20161月开始实施,已开展业务化预警监测运行。

自投入使用以来该系统二十四小时连续实时运行、系统稳定可靠、运维及时便捷、监测预警有效。取得的大量监测数据,显著提升了密云水库水质水生态监测评价水平,水质生物预警为南水北调进京水质安全预警监测和研究提供有效保障,填补了密云水库在线生物监测与预警的空白。

地址北京市密云水库三号坝“密云水库在线监测综合智能化生物预警监测示范站”。

联系人:饶凯锋,电话:13661198499

技术推广前景

水质在线生物安全预警技术和装备填补了我国生物监测预警技术领域的空白,相关方法体系和设备系统提高了我国水环境风险管理水平,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经中国科学院组织的成果鉴定专家一致认定该成果整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本技术的推广运用符合《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十条)有关“提升监管水平、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的”等目标的要求,随着十三五以水质安全保障为核心水环境战略布局,水质安全生物预警监测将具备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将有效保障我国的水环境安全。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中科水质(无锡)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人:刘勇

    话:0510-85403634  

    真:0510-85403634  

E-mail:liuy@casaet.com

    址: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区南湖大道501号D栋

    编:214024

技术编号   27

技术名称

水质重点防控污染物自动监测技术

技术依托单位

广州市怡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范围

可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废水水质监测、城镇污水水质监测、企业排污口监测、城市污水处理工厂进出口监测、江河湖泊水质监测和污水治理设施控制装置之中。

技术内容

一、基本原理

将常规实验室手工水质监测的化学方法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实现了测定过程的全自动化。

二、工艺流程

1、通过采水设施,把待测水样引入水质自动监测仪器。

2、依照国家或行业规定的测量水中各种物质的标准、方法和技术,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然后通过分光光度法或X射线荧光检测测量相应物质的量,并计算出相应物质的浓度的值,此过程在水质自动监测仪器中自动完成。

3、单个水样测量完毕后,排出水样,保存测量数据,并根据需求上传测量数据。之后等待测量下一个水样。

三、关键技术

具有很宽的测定范围,一定范围内实现不同量程间的自动切换;

新颖的电热设计,确保高的氧化率和寿命;

试剂用量少,运行成本低;

断电保护设计确保仪器不受损坏和数据记录永不丢失;

齐全的接口设计和配套软件,便于与流量计、控制系统和中央监控计算机连接;

故障自诊断智能设计,使仪器管理和维护十分方便;

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工业现场;

采样方式可设定为定时采样,也可以设定为等比例采样;

本仪器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可最多设置四个采样点的水质分析,方便污水处理的流程控制。

四、水污染防治效果

本技术通过采集目标水样,检测水样的水质数据,然后收集数据并上传至相关平台或网络,为水污染防治提供了数据支撑,为环保执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技术来源和知识产权

本技术由广州市怡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从1996年第一台水质(COD)自动监测仪开始,至今已发展20多年,下表为部分自主知识产权及专利一览表

序号

专利名称

1

高锰酸盐指数自动监测仪

2

氨氮自动监测仪

3

总磷自动监测仪

4

一种整体柜式水质自动监测转置

5

一种光度法测量消除自然光干扰的装置

6

一种高频次水质自动消解测定在线监测仪

7

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分析仪器的取液计量方法

8

一种基于MEMS技术的微液量计量装置及其方法

9

一种非接触式液体检测器及其检测方法

10

高温高压密闭消解装置

11

一种非接触式管内液体检测器

12

一种精确取液计量装置

13

一种应用于分析仪器的多通道桥式流路进样系统

14

一种基于MEMS技术的微液量计量装置

15

一种逐点扫描时微液量计量装置

16

外观设计专利-光电比色法

17

实用新型专利-水质氨氮在线自动监测仪

18

实用新型专利-COD在线监测仪的加热消解杯

19

实用新型专利-COD在线监测仪的库伦计

20

实用新型专利-比色装置

21

实用新型专利-水处理设备

示范应用情况

部分应用情况一览表

序号

服务客户

项目名称

1

北京排水集团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有限公司运营维护项目

2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

河南省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基站建设及运营项目

3

山西省环境监控中心

山西省全省国控污染源在线监控第三方运营项目

4

青海省环境保护厅

青海省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基站建设及运营项目

5

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厅

海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营(废水、废气)项目

典型案例

怡文环境负责北京排水集团所辖的污水处理厂进出口污水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运营工作,提供含有水质重点防控污染物自动监测技术仪器仪表、辅助系统进行集成后,将监测数据上传到相关管理部门。同时北京排水集团为满足进出水在线监测站房的正常运行,要求对其进行周期性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数据稳定可靠,由怡文环境进行第三方运营服务工作。

技术推广前景

本技术从1995年发展至今20多年,已经较为成熟,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于各工业废水排放口、、企业排污口、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江河湖泊地表水水质断面监测。随着2018年环保税的到来,水质监测数据将作为税收多少的依据,本技术将在全国迎来新的市场契机,到2020年本技术预计将覆盖全国各污水排放机构。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广州市怡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陈妮

电话:010-62962269

传真:010-62983389

手机:13811149079

E-mailchenni@yiwenkeji.com

地址: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南云三路12号   邮编:510730

邮编:100084